工作生活与爱好

工作中的记录; 生活中的记忆; 业余爱好的记载。

2007-06-02

 

SAP 系统作业流程图


 

如何是SELECTION屏幕输入框变成密码输入框

REPORT z_password.

PARAMETERS: p_pass TYPE xuncode.

*---------------------------------------------------------------------*
AT SELECTION-SCREEN OUTPUT.

LOOP AT SCREEN.
IF screen-name = 'P_PASS'.
screen-invisible = '1'.
MODIFY SCREEN.
ENDIF.
ENDLOOP.

*---------------------------------------------------------------------*
START-OF-SELECTION.

WRITE: / p_pass.

2007-05-16

 

在选择屏幕的标准应用工具条上增加自定义按钮(-)

sap的选择屏幕的标准工具栏上系统预先定义了5个按钮,他们对应的功能码是FC01-FC05,默认是不激活的。用户可以使用SELECTION-SCREEN FUNCTION KEY i.来激活这5个按钮(这里的i必须是1-5),这五个按钮的文本放在SSCRFields的对应的Functxt_0i中。当用户按下按钮时,系统将触发AT SELECTION-SCREEN 事件,并将功能码放到sscrfieldsucomm字段中。

代码样例:
REPORT demo_sel_screen_function_key.

TABLES sscrfields. "定义工作区

PARAMETERS: p_carrid TYPE s_carr_id,
p_cityfr TYPE s_from_cit.

SELECTION-SCREEN: FUNCTION KEY 1, "激活按钮
FUNCTION KEY 2.

INITIALIZATION.
sscrfields-functxt_01 = 'LH'. "定义按钮文本
sscrfields-functxt_02 = 'UA'.

AT SELECTION-SCREEN.
CASE sscrfields-ucomm. "处理按钮命令
WHEN'FC01'.
p_carrid = 'LH'.
p_cityfr = 'Frankfurt'.
WHEN 'FC02'.
p_carrid = 'UA'.
p_cityfr = 'Chicago'.
ENDCASE.

START-OF-SELECTION.
WRITE / 'START-OF-SELECTION'.

注意:AT SELECTION-SCREEN事件执行后,系统将再次显示屏幕,只有当用选择Execute(F8),系统才会进行其他事件的执行。


 

关于REUSE_ALV_GRID_DISPLAY函数的slis_layout_alv的字段使用的说明

1定义变量
GS_LAYOUT TYPE SLIS_LAYOUT_ALV.

2 如何调用'REUSE_ALV_GRID_DISPLAY'传入GS_LAYOUT变量
CALL FUNCTION 'REUSE_ALV_GRID_DISPLAY'
EXPORTING
I_BACKGROUND_ID = 'ALV_BACKGROUND'
I_CALLBACK_PROGRAM = G_REPID
I_STRUCTURE_NAME = 'SFLIGHT'
IS_LAYOUT = GS_LAYOUT
IT_FIELDCAT = GT_FIELDCAT[]
* IT_EXCLUDING =
IT_SPECIAL_GROUPS = GT_SP_GROUP[]
IT_SORT = GT_SORT[]
* IT_FILTER =
* IS_SEL_HIDE =
* i_default = g_default
I_SAVE = G_SAVE
IS_VARIANT = G_VARIANT
IT_EVENTS = GT_EVENTS[]
* IT_EVENT_EXIT =
IS_PRINT = GS_PRINT
* I_SCREEN_START_COLUMN = 0
* I_SCREEN_START_LINE = 0
* I_SCREEN_END_COLUMN = 0
* I_SCREEN_END_LINE = 0
* IMPORTING
* E_EXIT_CAUSED_BY_CALLER =
TABLES
T_OUTTAB = GT_SFLIGHT.

3 通过GS_LAYOUT来设置Grid的字段列宽度自动适应
GS_LAYOUT-COLWIDTH_OPTIMIZE = 'X'

4 通过GS_LAYOUT来设置Grid的行颜色变换显示
GS_LAYOUT-ZEBRA = 'X'

5 通过GS_LAYOUT来设置Grid的多行选择列
GS_LAYOUT-BOX_FIELDNAME= 'BOX'
其中BOX必须为内表的一列,为一个字符长度

6 通过GS_LAYOUT来设置Grid是否显示列分割线
GS_LAYOUT-NO_VLINE= 'X'

7 通过GS_LAYOUT来设置Grid合计行显示在明细的上面
GS_LAYOUT-TOTALS_BEFORE_ITEMS= 'X'

8 通过GS_LAYOUT来设置Grid不显示弹出明细显示窗口
GS_LAYOUT-DETAIL_POPUP= 'X'

9 通过GS_LAYOUT来设置Grid显示LED列
GS_LAYOUT-excp_fname= 'LIGHT'
LIGHT为内表字段,一个字符长,值范围为1-3

 

关于ICON的显示和输出

1、定义字段
data: status_icon type icons-text.

2、创建屏幕,并在屏幕定义创建一个"Status Icon"控件 ,命名为:status_icon

3、利用ICON_CREATE函数在输出是设置ICON。
call function 'ICON_CREATE'
exporting
name = 'ICON_GREEN_LIGHT'
text = '图标后面显示的文本'
info = '提示'
add_stdinf = 'X'
importing
result = status_icon
exceptions
icon_not_found = 1
outputfield_too_short = 2
others = 3.

4、sap的图标可以使用ICON_SHOW函数显示列出
call function 'ICON_SHOW' exporting onlydisplay = 'X'
exceptions no_object_found = 1
no_icon_selected = 2.

5、关于图标的样例可参见sap的演示代码:DEMO_DYNPRO_STATUS_ICONS


2007-05-15

 

SAP MM 移动类型-入门篇

ERP的基础是物流 那么 怎样在系统中控制物流?
最 基础的需求是控制进/出/消耗 包括1/从哪里进来(采购订单/生产订单/其他库位) 到哪里去(销售订单/生产订单/成本中心/内部订单/其他库位/其他工厂) 2/这种移动的原因 (可以对移动进行控制,例如在用户报损 可以细分各部门责任) 3/这种移动的数量和金额 对库房帐和财务帐带来的影响 以及这种影响能否自动实现(MM-FI的接口)


sap系统中用于标志物料移动(收货/发货/转储/转储记帐)的三位的数字/字母
通常分几大类:收货 发货 转储 库房调整
常用的有:
收货类
101 采购订单收货 103 采购订单收货至冻结状态 122 无采购订单退货 161 按退货采购订单退货 131 从生产订单

收货
501 无采购订单收货 511 免费收货
发货类
201 成本中心消耗 261 内部订单消耗
541 委外加工发货
551 库房报损
转储类
301 工厂间转储(一步) 311 存储地点间转储 309 编码转换 321-325 库存类为冻结/质检状态的记帐修改 移动
调整类
盘赢盘亏 一般控制比较严

4系列移动类型没用过 哪位讲讲?

通常我们说的移动类型是IM(库存管理)移动类型
---
*0403更新

移动类型在某电子行业重复制造模式企业的应用

以部门为线 串一下

1/库房收货处 唯一任务是收货 按采购订单号码 清点货物数量 整理通知IQC准备质检
101 按采购订单收货 MB01 没上WM会收到PO指定的存储地点 有WM会收到收货区(是对应WM移动类型决定)
使用QM模块 并在主数据中设定必须做IQC的物料 收货后自动转为质检库存类 直到作出使用决定后再移动
501 无采购订单收货
511 免费收货 MIGO/MB1C


2/库房材料库 主要任务是WM转储/库存调拨/按生产订单投料/非生产消耗/盘库
WM转库就不讲了
库存调拨 有工厂间调拨 301 存储地点间调拨 311 事务码都是MB1A
还分一步和两步方法 例如用 303+305 效果与301类似 但两个工厂都需要做动作 用内部订单控制
月底结算 双方对帐
对特殊库存状态(special storage category)物料库存调拨需要用特殊移动类型 质检料的转库 323 冻结料的转库 325
对库存状态变化 质检->自由库存 321 MB1B
编码转换 309 MB1B

由于生产方式是重复制造 采用反冲方法 将原材料转入supply area 通过生产线软件取数据 自动confirm生产订单 然后反冲 先根据order消耗 然后发货到生产线收货区
对材料 261消耗到订单 对应前端MB1C 对半成品/成品 101收货 对应前端MB31

报损 551 MB1C 这里的移动原因一般是强制输入的 以便月底报表 区分各部门数据(供应商原因/研发原因/各生产线原因)
借料 系统里面没有 拷一个出来就是 自然是借到成本中心来控制

月底盘库 701/702 Or 711/712 这个用户看不到 对盘库差异清算自动产生

3/库房发货处
这里的移动类型也看不见 对这里人员是根据delivery note和shipping noification发货
601 销售出库
633 寄售出库(总部->分公司)
541 委外加工发货

 

内表行数统计方法

以下是统计内表行数常用的三种方法,如下:

1LOOP AT it_itab.

g_lines2 = g_lines2 + 1.

ENDLOOP.

该方法是通过循环内部表自己累加行数。

2DESCRIBE TABLE it_itab LINES g_lines1 . 该语句通过获得内部表的属性,将内部表行数赋值给 g_lines1 g_lines1 I型变量。

3 g_lines3 = lines( it_itab ). 使用函数来计算内部表行数。

以上三种方法中,第一种方法不推荐使用,推荐使用后两种方法。

相关代码如下:


REPORT zmauricetest.

TABLES vbak.
DATA: g_lines1 TYPE i,
g_lines2 TYPE i VALUE 0,
g_lines3 TYPE i,
g_date TYPE d VALUE '19970121',
g_tabix LIKE sy-tabix.

DATA it_tab LIKE vbak OCCURS 0 WITH HEADER LINE.

SELECT * FROM vbak INTO TABLE it_tab.

LOOP AT it_tab.
g_tabix = sy-tabix.

IF it_tab-audat <> g_date.
DELETE it_tab INDEX g_tabix.
CONTINUE.
ENDIF.

g_lines2 = g_lines2 + 1.
WRITE:/ it_tab-vbeln,it_tab-audat.

ENDLOOP.

DESCRIBE TABLE it_tab LINES g_lines1.

g_lines3 = LINES( it_tab ).

WRITE :/ g_lines1,g_lines2,g_lines3.


 

取IP地址的方法

取IP地址的方法
*&---------------------------------------------------------------------*
*& Report Z_IP *
*& *
*&---------------------------------------------------------------------*
*& *
*& *
*&---------------------------------------------------------------------*
REPORT Z_IP .
DATA HOSTADR LIKE UINFO-HOSTADR.
DATA HOSTADDR(8).
DATA TERM LIKE UINFO-TERM.
DATA XHCOUNT TYPE I.
DATA: IPTXT(15),ITIMES TYPE I,ITIMES1 TYPE I,HX(2).
DATA: RESULT TYPE I,RESULTTXT(3).
CALL FUNCTION 'TH_USER_INFO'
IMPORTING HOSTADDR = HOSTADR "like UINFO-HOSTADR (hex)
TERMINAL = TERM. "like UINFO-TERM
HOSTADDR = HOSTADR.
DO 4 TIMES.
HX = HOSTADDR+ITIMES1(2).
ITIMES = 0.
RESULT = 0.
DO 2 TIMES.
CASE HX+ITIMES(1).
WHEN 'A'.
IF ITIMES = 0.
RESULT = RESULT + 10 * 16.
ELSE.
RESULT = RESULT + 10.
ENDIF.
WHEN 'B'.
IF ITIMES = 0.
RESULT = RESULT + 11 * 16.
ELSE.
RESULT = RESULT + 11.
ENDIF.
WHEN 'C'.
IF ITIMES = 0.
RESULT = RESULT + 12 * 16.
ELSE.
RESULT = RESULT + 12.
ENDIF.
WHEN 'D'.
IF ITIMES = 0.
RESULT = RESULT + 13 * 16.
ELSE.
RESULT = RESULT + 13.
ENDIF.
WHEN 'E'.
IF ITIMES = 0.
RESULT = RESULT + 14 * 16.
ELSE.
RESULT = RESULT + 14.
ENDIF.
WHEN 'F'.
IF ITIMES = 0.
RESULT = RESULT + 15 * 16.
ELSE.
RESULT = RESULT + 15.
ENDIF.
WHEN OTHERS.
IF ITIMES = 0.
RESULT = RESULT + HX+ITIMES(1) * 16.
ELSE.
RESULT = RESULT + HX+ITIMES(1).
ENDIF.
ENDCASE.
ITIMES = ITIMES + 1.
ENDDO.
RESULTTXT = RESULT.
IF IPTXT <> ''.
CONCATENATE IPTXT '.' RESULTTXT INTO IPTXT.
ELSE.
IPTXT = RESULTTXT.
ENDIF.
ITIMES1 = ITIMES1 + 2.
ENDDO.
WRITE IPTXT.

2007-03-13

 

Product Cost by Sales Order

Purpose

In the application component Product Cost by Sales Order, the sales document items (items in inquires, quotations, or sales orders) function as the cost objects for which you can determine costs and revenues in both planned and actual data.

If you have already created a sales document item that carries costs and revenues for an inquiry or quotation, the subsequent sales document item (such as the sales order item) references the previous one. This enables you to manage the costs of the entire sales and distribution process. You can also flag a sales order item without a previous inquiry and quotation as carrying costs and revenues.

In sales-order-related production, you use the functions of Product Cost by Sales Order to collect and analyze the costs in complex make-to-order production on the sales order item.

In mass production on the basis of sales orders, the focus of cost management is on the material being produced. If you are using a valuated sales order stock in mass production on the basis of sales orders, you can collect and analyze the costs on manufacturing orders (production orders or process orders) or product cost collectors. In this case you control the costs of the products. The flow of quantities and values corresponds to that of make-to-stock production, while the cost accounting method costs the products.

For information on product cost management at the level of manufacturing orders, refer to the following documentation:

Product Cost by Order

For information on product cost management at the level of product cost collectors, refer to the following documentation:

Product Cost by Period

For information on the use of product cost collectors in sales-order-related production, refer to the following section:

Product Cost Collectors in Sales-Order-Related Production

The documents Product Cost by Order and Product Cost by Period are also relevant if you are a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and are interested in using the Product Cost by Sales Order component in conjunction with Product Cost by Order or Product Cost by Period.

You can use the Product Cost by Sales Order component in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When you are manufacturing in-house with reference to a sales order in complex make-to-order production
When you are purchasing customer-specific trading goods with reference to a sales order and reselling them to your customers
When you are providing services whose costs are assigned to a sales order
When you want to collect the sum of the actual costs incurred for the sales order item on the sales order item (standard cost of goods manufactured of sales plus variances)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refer to the sections Valuated Sales Order Stock and Settlement in Product Cost by Order or Period.
The Product Cost by Sales Order component enables you to do the following:

Calculate and analyze planned costs and actual costs by sales document item
Calculate and analyze planned revenues and actual revenues by sales document item
Revaluate the activities and business processes allocated to the cost objects with actual activity prices
Allocate the overhead costs to the cost object using overhead calculation or dynamic process allocation
Calculate the value of goods that have been delivered to your customer but not invoiced
Create reserves automatically
Transfer data to Financial Accounting (FI)
Transfer data to Profitability Analysis (CO-PA)
Transfer data to Profit Center Accounting (EC-PCA)
Implementation Considerations

You use the Product Cost by Sales Order component in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When you want to analyze costs and revenues for sales document items
When you are using a nonvaluated sales order stock
Integration

Product Cost by Sales Order accesses master data and transaction data in Controlling (CO), Sales and Distribution (SD), and Materials Management (MM). I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Product Cost by Sales Order also accesses data in Production Planning (PP) or Production Planning for the Process Industries (PP-PI).

If you are a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you normally use Product Cost by Sales Order in conjunction with Product Cost by Order or Product Cost by Period.

To estimate the costs for materials, you use the Product Cost Planning component (CO-PC-PCP).

You can view planned costs, target costs, and actual costs in the Product Cost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System (CO-PC-IS).

Features

With the Product Cost by Sales Order component you can collect and analyze costs for:

The manufacturing orders (production orders and process orders) and product cost collectors assigned to a sales order item
The purchase orders assigned to a sales order item
Funds commitments in inventory
You can supplement the display of these funds commitments with the purchase requisition commitment and the purchase order commitment for the sales order item.

The trading goods in a sales order item
The service performed for a sales order item
Flagging a sales order item as carrying costs and revenues enables you to:

Assign special direct cost of sales to the sales document item
Allocate process costs (such as development costs) to the sales document item
You can do the following at the end of the period:

Allocate process costs to sales order items
Revaluate activities and business processes at actual prices
Allocate overhead
Perform results analysis
Transfer data to other application components such as FI, CO-PA, and EC-PCA
Enter a commitment carryforward at the end of the year
In Product Cost by Sales Order you normally use a valuated sales order stock. In a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the unfinished goods are valuated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work in process (WIP) on the manufacturing orders assigned to the sales order item. Materials that have been manufactured but not yet delivered are valuated at the time of the goods receipt posting for the manufacturing order (production order or process order). You can valuate goods that have been delivered but not yet invoiced using results analysis. Settling to FI capitalizes goods in transit and goods at construction sites in your balance sheet. You can also represent the valuation of goods in transit and goods at construction site with the functions in FI.

If you are not using Sales and Distribution, you can create a customer requirement for the material in Production Planning. The costs and revenues can be assigned to this requirement and analyzed in the information system.

Constraints

You cannot determine variances for the sales document item.

See also:

For information on valuated sales order stocks, read the following sections:

Valuated Sales Order Stock

Update of Valuated Sales Order Stock

Standard Price with Valuated Sales Order Stock

Viewing Valuated Special Stocks

Example for Valuated Sales Order Stock Without Product Cost by Sales Order: Quantity and Value Flow

Product Cost Collectors in Sales-Order-Related Production

Variances with a Valuated Sales Order Stock

For information on sales order items that carry costs and revenues, refer to the following section:

Sales Order Item That Carries Costs and Revenues

For information on logistical processing such as assembly processing and variance manufacturing, refer to the following section:

Selected Logistical Processes and Cost Objects in Cost Object Controlling

For information on the special requirements with a nonvaluated sales order stock, refer to the following section:

Special Case: Nonvaluated Sales Order Stock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master data in Controlling and Production Planning, as well as other basic information, see the following section:

Cost Object Controlling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master data in Sales and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other information on sales and distribution processing, see the document SD Sales and Distribution Processing.

You can view the data of the Product Cost by Sales Order component in the information system in a number of different formats. For more information, see the document Product Cost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System.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Profitability Analysis, see the document CO Profitability Analysis.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Profit Center Accounting (EC-PCA), see the document EC Enterprise Controlling.

In engineer-to-order environments, you link a project to the sales order.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on cost management for a project can be found in the document Project System.


Sales Order Items That Carry Costs and Revenues

Definition

Item in a sales order on which costs and revenues can be collected.

Use

With a valuated sales order stock, you flag the sales order item as carrying costs and revenues in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In complex make-to-order environments when you want to analyze the costs of sales-order-based in-house production
When you want to collect and analyze the costs for trading goods (external procurement) on a sales order item
When you want to collect and analyze the costs of a service on a sales order item
When you want to collect the sum of the actual costs incurred for the sales order item on the sales order item (standard cost of goods manufactured of sales plus variances)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refer to the sections Valuated Sales Order Stock and Settlement in Product Cost by Order or Period.
When you want to assign special direct costs of sales to the sales document item
When you want to allocate process costs (such as development costs) to the sales order item
When you want to allocate sales overhead through the cost object sales document item
When you want to report capitalized funds commitments on the sales order item
In addition to the statistical actual costs, purchase requisition commitments and purchase order commitments can be shown on the sales order item.

If the sales order stock is nonvaluated, you always flag the sales order item as carrying costs and revenues.

Integration

You control whether a sales order item carries costs and revenues in Customizing for Product Cost Controlling under Cost Object Controlling ?Product Cost by Sales Order ?Control of Sales-Order-Related Production ?Check Account Assignment Categories.


 

ERP系统中的存货计价过程

本文主要以SAP为例,论述在ERP系统的物料移动过程中,移动平均法和标准价格法这两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应用。
企 业的各种存货,由于是分散购入或分批生产形成,同一次领用或发出的存货,其单位成本可能有所不同。为了合理的核算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以外的存货发出和领用 的价值,就需要选择一定的计价方法,对企业发出或领用的存货进行计价,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有统一的计价标准。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会计制度提供 了几种可供选择的会计制度,如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计划成本法、个别计价法等计价方法。本文主要以SAP为例,论述在ERP系统的物料移 动过程中,移动平均法和标准价格法这两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应用。
移动平均法能够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而且计算出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 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标准成本法的按标准价格计价存货,可以简化会计处理工作,有利于考核部门业绩。但二者在收发货比较频繁的企业,都需要进行大 量的计算工作。ERP系统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使这方面已经不成问题,在ERP系统运做中,许多模块的多数功能都涉及到物料的移动及计价,系统将他们有机的 整合在一起,并生成物料凭证和会计凭证。物料凭证反映每种物料的移动数量、方向时间及操作员;而财务凭证反映的是每种物料数量和价格的变化。根据这些凭证 可以跟踪和分析每一笔物料的移动变化记录。
ERP系统中,存货的计价方法主要控制在物料主数据内。物料主数据(Material Master Data)包括基本数据部分(Basic Data)、采购部分(Purchasing)、MRP部分、会计部分(Accounting)及成本部分(Costing)。在建立每一种物料时,会计 部分可设定选用移动平均价格(Moving Average Price)还是用计划/标准价格(Standard Price)计价。选择相应的方法后,如果该物料已经有历史记录,在会计部分还可以显示该物料的单价和库存。

移动平均法在系统收货及收发票中的计价过程:
1.当采购主管在SAP中建立采购订单时,首先要估计(Accrual)每一种物料的价格、运费及杂费。系统根据采购数量计算出总价值。
2.收货时,根据实际收货数量录入系统,系统依据采购订单价格计算出采购物料的总价值。下面举例说明这一过程。

收货过程
上期库存数量为:100PC,移动平均价为2.库存金额为2*100=200.
本期PO收货为:100PC ,单价为:2.4,移动平均价为2.2.库存金额为:2.2*200=440.
对就PO收货会计分录:借:原材料 240 贷:暂估应付 240
● 在物料凭证中反映为原料库物料增加。
● 在会计凭证中一方面反映存货中该种物料的数量及金额增加,另一方面反映暂估应付账款的增加。暂估应付款(GR/IR)是资产负债表中的可抵消科目。
● 移动平均价格被重新计算。
计算过程为:
New M.A.P=(100x2.00+100x2.40)/(100+100)=2.20

3.当收到供应商提供的发票后,首先检查发票中的物料数量与系统中收货的数量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录入系统。

收发票过程
发票数量:100,单价:2.2.
会计分录:借:暂估应付 240 贷:应付帐款 220, 贷:原材料 20

●系统会重新计算存货总价值。如果估计的价格大于发票价格,其差额系统会依据订单冲减库存中物料的价值;反之,该差异会被分配到库存中的物料价值中。
●暂估应付账款科目被抵消和清除。
●依据发票金额,系统将该笔货款传送到应付账款模块。
●依据发票价格,移动平均价格重新被计算。
计算过程为:
New M.A.P=(100x2.00+100x2.20)/(100+100)=2.10

标准价格法在系统收货及收发票中的计价过程:

例子同上

收货过程
上期库存数量为:100PC,材料价格为2.库存金额为2*100=200.
本期PO收货为:100PC ,单价为:2.4
对就PO收货会计分录:借:原材料 200 借:材料价格差异 40 贷:暂估应付 240
●收货的原材料价格依照标准价格计算。
●暂估应付账款依据采购订单价格计算。
●订单价格与标准价格的差异转入材料价格差异科目。也就是说材料的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材料价格差异。
●材料价格差异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在当期已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之间进行分配,属于已消耗材料应分配的差异,应从该科目中转到相关科目。另一种是直接转入当期损益。

收发票过程
发票数量:100,单价:2.2.
●此步操作对库存材料没有直接影响。
●暂估应付账款科目被冲销。
●依据发票价格记应付账款科目。
●按照发票价格重新计算材料价格差异。
会计分录:借:暂估应付 240 贷:应付帐款 220, 贷:材料价格差异 20

移动平均法在生产过程中的计价

在 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开始加工到产成品完成,按照工艺流程和生产步骤,会存在多种在产品形态,不同的形态的在产品消耗的活劳动和物耗劳动的价值构成了其生 产成本。SAP系统中,生产不同的在产品主要依据生产订单,生产订单通过MRP运行产生,系统根据标准物料清单,计算出生产该订单的产品所耗的标准材料数 量,和标准的工时。当该订单完成时通过一个“确认功能 ”(Confirmation),执行该功能后,系统增加库存中的新产品,减少所耗材料的库存。同时生成物料凭证和会计凭证。从会计凭证看,这也是一个生 产成本计算分配的过程。但此时的新产品的库存价格并不是真正的移动平均价格,需要通过“调整功能”(Settlement),将新产品的价格调整为移动平 均价格。该功能不产生物料凭证,仅产生会计凭证,也就是说仅对库存价格和生产成本计算有影响。一般来说,一个生产订单依靠一道工序,当每一个订单被完成 后,在系统中必须执行这两个功能,而且次序不能弄错。另外,一定要按生产订单的流程顺序来执行,否则计算的半成品和相应产成品的价格是错误的,从管理角度 讲,影响客户获利能力的正确分析;从财务角度讲,导致产品销售成本错误,产品边际贡献错误,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等一系列的数据错误。

下面举例说明这些过程:

1.生产订单10000号要求生产产品Dummy 100个。根据物料清单100个Dummy消耗100个A,50个B。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暂不考虑。

库存余额
产成品Dummy库存100,单价2.2,材料A库存数量:150,价格:1 .材料B库存数量:150,价格:0.8.

2.订单完成确认过程(Confirmation)

库存余额
生产发料A 100PC,B 50PC.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140 贷:材料-A 100 贷:材料-B 40
产成品Dummy完工入库存100PC
借:产成品 220 贷:生产成本 220
● Dummy 材料的移动平均价没有变化,库存数量增加100个,金额增加了为 100*2.20=220.00。
●该移动平均价为存货增加前价格2.20元。
●原材料A和B的库存数量减少。
●变动成本科目产生差异为80.00。

3.价格差异调整过程(Settlement)

库存余额
借:生产成本 80 贷:产成本 80
●Dummy的移动平均价发生变化。该物料的库存价值被冲减80元
其移动平均价计算过程为:
New M.A.P=(库存原值+新增价值-与所耗材料价值差异)/期初库存量+新增库存价值
=(220+220-80)/100+100=1.80
也就是说:
New M.A.P(库存原值+所耗材料价值)/期初库存量+新增库存价值
=(220+100*1.00+50*0.80)/100+100=1.80
●变动成本科目为零。
●此步骤对库存材料数量没有影响,仅调整价值。

标准成本法在生产过程中的计价比较容易理解。原材料按照标准价格发货到生产订单,这时原材料减少,变动成本增加;在生产订单结束确认后,产生的产成品按标准价格计价,同时变动成本减少;原材料标准价格与产成品之间的标准价格差异均被转到当期的损益中。
移 动平均价格和标准价格计价的主要区别是,移动平均价主要通过当前收货价格计算得出,基本接近于的市场价格;但建立采购订单时如果估计价格与实际价格相比过 高或过低,在收到发票前会造成系统存货价格不准。而标准价格是一种计划价格,标准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异不再分配到存货中,直接转到当期损益。如果标准价格 制定合理,通过分析该差异,可以对采购部门和生产部门进行考核,促使其降低采购成本,节约支出。但标准价值计算的存货不能准确反映当时市场价格。
存货的计价方法不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采用移动平均价格还是标准价格对存货计价,应该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计价方法。

 

SAP中有关差异的一些概念

1.SAP关于成本的概念

2.差异的计算方法.

3.实际成本计算方法

4.SAP variance

1.成本的概念

标准成本=标准价格 * 标准数量 + 作业价格 * 标准数量
计划成本=计划价格 * 计划数量 + 作业价格 * 计划数量
实际成本=实际价格 * 实际数量 + 作业价格 * 实际数量
目标成本=标准价格 * 实际数量 + 作业价格 * 实际数量

注意在SAP中目标成本根据生产订单中产品成本评估时的价格乘以生产订单完工入库量乘以BOM用量的积.

计划成本为生产订单计划生产量乘BOM用量乘计划生产变式中定义的价格.

计划成本即企业成本计划时使用的成本,是企业全部计划的一部分。
计划成本同目标成本的差别是:目标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是企业全面预算和计划控制的需要。
计划成本的核算时间为计划订单产生时,当您保存订单时已计划成本会自动计算,如果您做出的更改与成本核算有关,则在您保存订单时,会重新计算已计划成本。
想更新已计划成本,选择订单 功能 计算成本。
要显示预计成本,选择转向 成本分析。

2.差异分算

标准改订差
(本期标准成本-前期标准成本)* 前期期末库存数量
采购价差
(PO单价-本期标准成本)* 汇率 * 本次入库数量
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 (PO单价* 汇率 -本期标准成本)* 本次入库数量
应付立帐(IV)(价格差异IPV)
(发票金额 - PO金额)* 汇率
结报汇差
(本期汇率-前期汇率)* 结报外币金额
工单差异(材料用量差异,工费效率差异)
工单实际投入金额-工单实际产出金额
跨工厂物料异动差异
(转出工厂标准成本-转入工厂标准成本)* 本次转拨数量

物料帐差异;
Price Different(价差):
仅指汇率差以外的差异,包括采购价差,标准改订差,工单差异,工厂转拨差异等
Exchange Different(汇差):
采购结报时的汇率差异
Single-Level Different(单阶差异):
仅指本身所产生的差异
Multi-Level Different(多阶差异);
仅指来自下阶料号的差异

SAP料号差异合计 = 料号起初差异+来自下阶的差+标准改订差+采购差异+结报价差+结报汇差+工单差异+跨工厂物料异动差异
分摊: 期末库存差异数 转至其他料件差异数 分摊至销货成本差异数

3.实际成本计算方法

在生产订单中实际成本的计算如下:
1、直接材料成本:是为生产订单直接领用的物料的成本,等于本张订单领用物料的数量乘以此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数据来源为MM模块;
2、直接人工费: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乘以本产品的单位小时人工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人工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
3、制造费用: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乘以本产品的单位小时制造费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制造费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
实际成本同目标成本对比计算差异,以进行成本控制。

 

为什么有人不喜欢标准成本

许多人都认为成本核算是ERP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正在选型的公司也往往对成本功能非常关注。我也认为其十分重要,甚至认为应该把成本核算能否自动完成作为ERP实施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


ERP软件中一般都有多种成本核算方法可供选择,通常分为两大类: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中一般再分为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等。说起来各种方法并无优劣之分,然而为什么顾问常常推荐采用标准成本法?为什么企业中(尤其是国有企业)却总有人不喜欢标准成本法?这就成了不得不解释清楚的问题了。


先说说为什么顾问常常推荐采用标准成本法,原因是外资企业多采用标准成本法,或者说在西方国家多数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我常常听到看到有人这样解释,有时还会加上一句“这是先进管理思想的体现”。更多的人可能是更糊涂了,因为他们不明白标准成本法何处体现“先进”二字。我不认为标准成本先进,实际成本落后,前面说过各种方法无优劣之分。我认为西方多数企业采用标准成本的原因是:


o §标准成本简单


o §标准成本有效


说标准成本简单,对应的就是说实际成本复杂。事实确实如此,假定遇到以下业务:物料A库存数量为0,有两个采购订单,价格分别是1元和1.1元,数量都是100个。两个订单到货后,物料A被生产消耗160个,库存剩余40个。发票收到后,价格略有不同,分别是1元和1.05元。这样的情景是经常遇到的,来看看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是如何进行帐务处理的,假定相关科目的初始余额都为0。


先看标准成本,首先假定物料A标准成本是1元。那么在入库时,分录如下:

借:存货 100 -订单1
贷:材料采购 100-订单1
借:存货 100 -订单2
借:采购价格差异 10 -订单2
贷:材料采购 110 -订单2
领用时,分录如下:

借:在制品 160
贷:存货160
收到发票后,分录如下:

借:材料采购 100 -订单1
贷:应付款 100-订单1
借:材料采购 110 -订单2
贷:应付款 105 -订单2
贷:采购价格差异 5 -订单2
这时相关科目的余额分别为存货40,在制品160,应付款-205,采购价格差异5,材料采购0。


再看一下实际成本,以移动加权平均法为例。入库时分录如下:

借:存货 100 -订单1
贷:材料采购 100-订单1
借:存货 110 -订单2
贷:材料采购 110 -订单2
领用时分录如下:

借:在制品 168
贷:存货168
收到发票后分录如下:

借:材料采购 100 -订单1
贷:应付款 100-订单1
借:材料采购 110 -订单2
贷:应付款 105 -订单2
贷:存货 1
贷:在制品 4
这时相关科目的余额分别为存货41,在制品164,应付款-205,材料采购0。


比较一下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入库业务分录,差不多,标准成本多出一个价格差异而已,一看就懂。领用业务分录,有区别,标准成本很简单,不作解释了。移动加权平均法中168如何得来?是1.05 x 160 =168。单位成本1.05如何得来,是(1 x 100 + 1.1 x 100) / 200 = 1.05。看起来已经复杂不少了。再看发票业务分录,标准成本不过是按发票价格调整了价格差异,很容易理解。移动加权平均法则要根据材料领用的情况调整存货和在制品,也复杂了不少。


有人会说,你做的比较很好,但是实际成本的业务分录我都看得懂,不觉得复杂。是的,从上面的例子,虽然实际成本有些复杂,但是套上计算公式还能理解。可是事情没完,在企业的实际业务活动中,不会总是只有这样的情景。考虑一下如果收到发票时成品加工完毕,在制品已经转出该怎么办?如果收到发票时成品已经发货了,该怎么办?如果是部分成品完工和发货该怎么办?如果部分材料退回供应商该怎么办?


采用标准成本法,成品是否完工,是否发货,是部分完工发货还是全部,以上列出的业务分录都没有变化,材料退回供应商,只要把入库分录按退货数量借贷反一下即可。每天的业务有很多也还是这样,没有什么变化,很简单。


如果采用实际成本法,你得考虑追加多少销售成本,调整成品存货,在制品存货,退货时如何还原,如果是先进先出或后进先出,还要考虑批次。而且每天的业务不只有两三笔,多了怎么办?




采用实际成本法的企业,尤其是采用手工记帐或采用模拟手工记帐的财务软件的企业,有几个能做到按订单核算成本,不都是按月汇总吗?这都是实际成本法中的复杂性造成的。


标准成本有效,对应的就是说实际成本无效,什么地方无效?就是成本控制上无效。有人说我虽然采用实际成本,可是也设置了计划成本,一样可以体现出偏差多少。是的,根据计划成本,可以知道偏差多少。可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首先要知道手上的实际成本是如何计算得出的,然后比较计划成本才可以得出每个需要的控制点-如采购价格、材料用量、人工等等偏差多少。从前面的叙述可以看出,你如何知道成品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偏差多少出于原材料价格差,多少出于材料消耗差,由于计算过程的复杂性,很多企业只能得出每月的总数,没办法明细到具体的业务,眉毛胡子一把抓,所以也没有几个企业能根据计划成本实现真正的控制。


当然,现在有了计算机系统,可以部分减轻人工计算的复杂,但人们对其理解分析的过程还是复杂的。管理中,简单有效的方法,比复杂有效的方法好,更比复杂无效的方法好。谁都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还不在实践中应用呢?

 

SAP FI模块与SD、MM的接口配置基本方法

1 FI/SD 借口配置
FI/SD通过tcode VKOA为billing设置过帐科目,用户可以创建自己的科目定义数据表。 科目是做到COA级的,通过KOFI/KOFK这两个condition type确定分别过帐到FI和CO凭证中。由于PricingProc.是同SalesOrg.相关联的,所以科目在Organization上首先要做到SalesOrg. 级,其后的AccountKey是在PricingProc.中和不同的PriceConditionType相关联的,决定着最终销售收入、折扣、附加费用、预提等过到不同科目上。

2 FI/MM 借口配置
FI/MM通过tcode OBYC为所有的库存移动设置过帐科目,系统用不同的TransactionKey决定了不同的移动类型/业务类型,对于这些TK的含义,SAPLIB中有较为详细的解释,可参阅。
科目的配置可以按照需要做在ValuationArea(Plant)和ValuationClass层。 特别是我认为FI/MM AccountDetermination中最有意思的就是TK为GBB的科目定义,其中有一个东东叫做GeneralModificationKey,这个GMK是同MovementType直接相连的;除了很多标准的GMK之外,用户也可以自定义,并将它们同自定义的MovementType相关联,以决定不同的MT连接 到不同的过帐科目上。

3 实例说明
可以按照资料到系统中配置一下,并做一些例子,有助于理解这些科目配置
3.1、对于收货(特别是来自采购的收货)和发票录入IV/LIV,常用的TransactionKey为:
BSX 同ValuationClass相关联的所有基于存货科目的过帐
FR1、FR3 运费和关税的清帐科目(需要通过IV/LIV做Clear,类似GR/IR科目)
FR2、FR4 运费和关税预提科目(无需Clear)
WRX 存货GR/IR科目
DIF SmallDifference(小金额差异),未超过发票价差容限的金额过到此科目(OMR6中定义ToleranceLimit)
KDM 处理收货同收发票汇率不一致造成的差异过帐
KDR 处理收外币发票时,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造成的本币金额同GRIR本币金额不一致的差异过帐
UPF 处理UnplannedDeliveryCost(计划外运费)是否单独过到某个制定科目而不是过到存货或价差科目
PRD 标准成本法下处理PPV的科目,即采购价差科目

3.2、对于发货和其他库存移动,常用的TransactionKey通常只需要关注GBB,即所谓库存移动的抵减或对应科目,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GeneralModificationKey,这个东东是同MovemtType关联的, 较常用的有:
AUF : 无Acct.Assignmt的PP/CO订单的收货和结算
BSA : 通过561/562做库存初始化的过帐科目
INV : 库存差异导致的收入和费用科目,一般为P+L科目
VAX/VAY: 销售订单的发货成本科目
VBO : 委托加工业务,提供给供应商的库存出货科目
VBR : 处理内部发货业务,如直接消耗到成本中心、资产或内部订单等
VKA : 基于Acct.Assignmt的销售订单业务,如BTO、MTO业务等
VKP : 基于Acct.Assignmt的项目业务,如BTP、MTP业务等
ZOB : 无PO收退货,如501/502
ZOF : 无PP订单收退货,如521/522
同样,你可以基于自定义的MovemtType,设置相关联的自定义的GMK,并在GBB中指定科目。此外,如果启用MaterialLedger、标准成本法核算货ProductCostbyPeriod等,相关的LKW,PRV, PRP,PRQ和PRY等也需要做相关设置,详见帮助。

3.3 对于收货科目设置,举个稍复杂的例子:
A000工厂下的物料A,ValuationClass为V000;拟在MM/InfoRecord中定价2%的采购运费,不需要通过IV/LIV清帐;价差容限定义1元以下为SmallDifference;在采购过程中发生了计划外运费,并希望过到制定科目上;收发票时的汇率同收货时不同,有差异。
示例会计科目如下:
1401 原材料存货科目
2181 预提运费
5121 计划外运费
5122 SmallDifference
5151 汇率差异
6000 存货GR/IR

可通过OBYC配置为:
库存过帐 BSX A000 V000 1401
预提运费 FR2 A000 V000 2181
小额价差 DIF 5122
计划外运 UPF 5121
汇率差异 KDM A000 V000 5151
GR/IR WRX A000 V000 6000

收货时的分录为(MAP计价方式,忽略VAT):
Dr. 1401 1020.00
Cr. 6000 1000.00
2181 20.00
收采购发票时的分录为:
Dr. 6000 1000.00
5121 100.00
5122 0.80
5151 1.20
Cr. A/P 1102.00
收运费发票的分录:
Dr. 2181 20.00
Cr. A/P 20.00

比如你用MB1A通过201做PGI,在OMJJ中你可以看到有一个Account Grouping,双击进去后有如下一条String: 201 K X X WA03 2 GBB VBR。其中K表示Consumption Posting,而GBB VBR是连接Account的关键。用OBYC,选择GBB(指库存抵减过帐)双击,里面比较复杂的设置有可能是:Valuation Modif.(a Plant) > General Modif.(VBR) > VC > Account!。
这样,201就通过GBB,VBR同相关科目联到了一起。
当然,这是个很简单的例子,SAP对于不同的Special Stock,数量、金额是否更新,都会在OMJJ 中引用不同的所谓(Value String),这个东东比较复杂,我是做FICO的,了解得不多,不过很值得研究啊.

101 是针对采购、生产和成本控制订单收货的MT,在OMJJ>Account Groupg. 中你可以看到常用的Movemt. Indicator是B(采购订单)和F(生产订单),请特别注意看Consumption Posting(A,V,E,P...)字段有值的那些行,他们链接的Transaction Key是KBS,这个KBS叫做Account Assigned Purchase-Order,在OBYC中是无法手工配置科目的。SAP在Movement Type的Post String/Value String中处理这种KBS时,会直接指向库存科目,即在BYC中,Transaction Key为BSX库存科目定义。

刚才提到在OMJJ>Account Grouping中的101那些行,它们的Value String是WE06,你可以用t-code SE16看一个表叫做T156W,查看WE06的那些行,你会发现:
WE06 01 KBS
WE06 02 WRX
这KBS刚才说过了,那么这个WRX你会在OBYC中发现,它定义的是GR/IR的科目,即收货时
Dr. Inventory (KBS/BSX)
Cr. GR/IR (WRX)

用这种方法,你就可以分析其他的MT了,如同101类似的105/106,122/123等,蛮复杂的。
另外,在SAP Library中的相关IMG配置解释得也不完整,有很多Transaction Key在4.6C 的Library都没有说明,只能自己研究了。
我们曾经用过的方法,就是用不同的MT做库存移动,然后在程序中设动态断点,依据那些 Value String,跟踪它到底用的是那些Transaction Key和科目定义。

 

SAP的财务会计架构(Financial Accounting)

集团公司(Company)复杂的组织日益需要一个全景式的会计报表,这种趋势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SAP R/3系统中定义的集团公司的组织结构元素,可以是实际的或虚拟存在的集团公司,主要用以合并会计报表。一个集团公司可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公司代码,通常是在集团公司层次上出具合并财务报表。一个公司是按照一个具体国家的商业法的要求代表一个企业组织的会计组织单位。在创建一个公司时,要牢牢记住下列这些与集团会计有关的要点:

如果单位使用几个集团,那些只是作为集团内部合作伙伴出现而并不是在每个系统中都实际运营的公司必须在各个集团中分别维护,这是会计分配集团内部贸易伙伴的先决条件。

公司必须在公司名册中编目,并在整个集团中连贯一致,公司名通常由上一级公司提供。

把在法律上独立的分支机构视同公司从而做为一个法律实体加入合并亦是可行的。

一个公司下属的所有公司代码所用到营运会计科目表和财政年度都必须相同,但他们各自可以使用不同的货种(记账本位币)

公司代码(Company Code)公司代码代表一个独立的会计实体,拥有完整的会计帐套。是对外报送法定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最小单位,所有的凭证都将过帐在公司代码层次上。一个公司(分公司)虽然不是法人,但是如果需要单独核算,对外出具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也可以设置成单独的公司代码。

公司地址数据:为了函电的需要,地址数据是必须要有的,也是为了方便在各种报告上打印地址,比如在销售/采购时都会有传真方面的联系。

你的会计处理必须是基于当地的国家货币,亦称为本位币或公司代码货币,外币业务的金额最终都会转换为本位币

国家编号标明哪个国家是做为本国,那么其他的国家都会被当作国外,这个对企业和支付交易非常重要,因为对外支付业务的格式各不相同该设置亦能让你在对外函电中使用不同的地址格式。

为了充分利用SAP系统的集成性,你必须把公司代码连接到其他应用的组织机构,例如,当你在FI中录入一张凭证时要定义一个CO科目分配时(比如说成本中心内部订单什么的),系统必须决定一个控制区域来把这些数据传输给CO模块,这时你也必须指定系统如何决定相应的控制区域。
如果你直接把某个控制区域分配给了一个公司代码的话,系统就会直接从该公司代码中获取控制区域,而且你还可把几个公司代码分配给一个控制区域。
在德国的000和001集团中已创建了一个编号为0001的公司代码,这个公司代码中的所有与国家有关的信息(参数),比如说支付方法,税金计算流程,国家会计科目表,都已经预设好。

如果你要创建一个符合美国法律要求的公司代码,你必须首先在集团001运行国家安装程序,这样一来这个公司代码中与国家有关的参数都设置成了美国,相关的详细信息可参见设置菜单中的'BASIC Funtions'部分。

如果你只需要一个公司代码的话,你应该保留系统中预设的0001公司代码,这样可使你要维护的表的数量降到最低程度。

通过一个特定的配置功能你可以复制公司代码,与公司代码相关的一些具体的参数会一同复制到新的公司代码中,所以目标公司代码一定是还没有做过任何定义的,在复制过程中各种定义会自动设置好。

1 通过'复制公司代码'功能来创建公司代码
2 通过''编辑公司代码数据'功能来软特定的公司代码数据
你亦能使用'编辑公司代码数据'功能来创建一个公司代码,不过,这样的话,公司代码的全局参数不会被复制过来,但如果你通过复制功能来创建公司代码的话,大多数全局参数都是能被复制过来的

你应该根据税法商业法和其他财务会计法规来创建公司代码,SAP系统中的一条规则就是一个公司代码必须是一个法律上独立的公司.公司代码亦能代表一个法律上独立的建立在国外的营业机构,如果这个机构有对外报送财务会计报告的需要的话,这种情况下这个机构亦能使用当地的本位币
为了处理公司代码,你可以通过'管理'或'复制,删除,检查公司代码'功能来执行一些特殊的扩充的功能,在这些功能中公司代码表中的录入以及相应的所有配置和以工厂作为关键字的系统表都会同时得到处理
除了这些功能之外,还有一个'替换'功能,如果你想要改变一个公司代码的编号的话,你可以使用此替换功能,不过该功能只能在公司代码中尚未发生过帐操作的前提下使用,所以你只能对新建的公司代码使用替换功能
操作:
1 参照系统自带的0001公司代码创建一个公司代码,SAP建议你使用复制公司代码功能来创建公司代码
2 然后进入'编辑公司代码数据'功能来修改新建的公司代码的名称描述地址和货币信息,并维护那些没有被复制过来的公司代码数据
3 使用IMG项目视图来事后处理那些自动改变的数据,在系统保持已产生的项目视图后,你亦可以在晚些j时候进行事后处理工作

信用控制区域(credit control area):信用控制区是一个设定和检查客户信用限额的组织单元。一个信用控制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公司代码,但一个公司代码不能分配给多个信用控制区,在一个信用控制区内,信用控制限额必须用同一种货币来设定。

成本控制范围(Controlling Area)成本控制范围是管理会计的组织结构单元,用来核算企业的收益及费用支出使用情况。在成本控制范围下可建立成本中心(组)或内部定单等成本控制对象。一个成本控制范围可包含多个公司代码,但一个公司代码只能分配给一个成本控制范围。所有的成本中心(即费用发生单位)都将包括在此成本控制范围中。因此,对公司外部运营情况的考核需要通过每个公司代码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来揭示,而内部管理的考核可以跨整个集团公司的范围。 

业务范围:(business area)在该部分你将创建业务范围,一个业务范围是一个企业内代表一个单独的营业或责任区域的会计组织单元

在一个集团中,你能同时设置几个业务范围,并能把该集团中的所有公司代码的过帐分配给这些业务范围,为了确保会计凭证分录的一致性,在所有公司代码中各个业务范围要取同样的名字
在FA IMG中你还可以为你的业务范围定义其他的参数

功能范围:(Functional Area)典型的功能范围如销售部,生产部,市场部,企管部和研发部

维护合并业务范围:(Maintain consolidation business area)维护合并业务范围:
在该操作中你要创建合并业务范围.一个合并业务范围是一个会计组织单元,这个单元代表一个企业的一个集中的业务领域,而且这个业务单元能产生一张包含在合并企业内的资产负债表。

SAP系统中,你须基于合并业务范围来执行合并业务范围。

业务关联区(Operating Concern)业务关联区也是管理会计的组织结构单元,一个业务关联区可有多个成本控制范围,一个成本控制范围只能指派给一个业务关联区。业务关联区是获利能力分析中的核心组织结构,用来监控及分析该业务关联区内各“获利段”的运作情况和获利能力。“获利段”可以是销售地区、产品、客户等属性的灵活组合。因此可以按照各获利段为依据生成获利分析报表,考核其获利能力。 

成本中心(Cost Center)成本中心是管理会计中的最小职责单位,是每一笔费用的具体接收者。成本中心建立后需要将每个成本中心分配给标准成本中心组。这样才能保证费用记帐在成本中心及部门上。成本中心的标准层次结构反映了成本中心与成本中心、成本中心与成本中心组、成本中心组与成本中心组之间的关系。标准层次结构中的每个节点代表一个成本中心组,当然除了标准层次结构中的成本中心组之外,还可根据业务需求在标准层次之外自己定义需要的成本中心组。

维护财务管理区:(Maintain financial management area)在此步你要创建你的财务管理区,财务管理区是一个会计组织单元,它是从企业的现金预算管理和基金管理的角度来划分的

在IMG时你可以为每个财务管理区单独定义现金预算管理和基金管理的功能特性

为了利用好SAP系统的高度集成性能,你须把财务管理区与其他应用的组织单元联系起来

当你分配一个公司代码给财务管理区时,财务管理区就可取之于公司代码.一个财务管理区可以同时分配一个以上的公司代码。

创建一个编号为四个字符的财务管理区,并定义好它的名称和货币,财务管理区的货币并不强求与之分配的公司代码本位币相同。

如果你以后想要改变财务管理区的货币时,请你切记:如果该财务管理区已有实际的财会或物料等系统过帐数据的话,你就做不了修改了。

你在晚些时候还要为财管区维护诸如财政年度变量等其他参数

 

GL A/C posting using BAPI_ACC_GL_POSTING_POST.

An interface needs to be developed to upload large journals either from a tab delimited file. Currently it's being done manually using FB50 transaction. Various Cost of Capital & Operational Property journals have to be posted at month end. A file interface needs to be developed.
Processing:

It involves following development/configurations:

* File format determination (Required / optional fields and field checks).
* Logical File Path configuration through transaction 'FILE'. A new physical file path should be created on operating system level or an existing one can be used if agreed. The Basis team member should create a new file path at operating system level, if required. The file path will have three directories: /GL_FILE /GL_Processed /GL_Error
* Program Z_BAPI_GL_AC_DOC_POST needs to be developed to do the processing as described below:
o The processing can be done in foreground as well as in background mode.
o In case of background: File can only be read from Application Server.
o In case of foreground: User will have an option to choose from Presentation or Application Server File.
o Logical File Path / Name needs to be configured using FILE transaction for application server file processing. It is required to identify the Application server directory and file. Further it gives the flexibility to change the path and file name by using the transaction FILE, without making any changes to the program. It should not be hard-coded as directory structure might be different for Testing and production development servers.
o Read the input file from presentation or application server as chosen.
o Prepare Account doc header and detail internal tables.
o Call 'BAPI_ACC_GL_POSTING_POST' to post the GL accounting document.
o For application server case, Processed file can be flagged archived by using Function module DX_FILE_COPY and then it can be deleted using EPS_DELETE_FILE .
o Error file can be created ( in /GL_Error directory for application server and with .err extension in case of PC processing ) for error records and can be re-processed after correction.
o The list of successful and error transaction will be displayed after processing.

代码:
report z_test_bapi_gl_ac_doc LINE-SIZE 200.
*----------------------------------------------------------------------*
* Written By: Ram Manohar Tiwari
*----------------------------------------------------------------------*
* Presented By: http://www.rmtiwari.com
*----------------------------------------------------------------------*

data:
obj_type like bapiache02-obj_type,
obj_key like bapiache02-obj_key,
obj_sys like bapiache02-obj_sys,
documentheader like bapiache08,

accountgl like bapiacgl08
occurs 0 with header line,
currencyamount like bapiaccr08
occurs 0 with header line,
return like bapiret2
occurs 0 with header line,
extension1 like bapiextc
occurs 0 with header line,

t_edidd like edidd occurs 0 with header line,
bapi_retn_info like bapiret2 occurs 0 with header line.
data: error_flag.


*documentheader-obj_type = 'BKPFF'.
*documentheader-obj_key = '18000000002002004'.
*documentheader-obj_type = 'BKPFF'.
*documentheader-obj_key = '180000000010002004'.

*documentheader-obj_sys = 'RD1CLNT200'.


documentheader-username = sy-uname.
documentheader-header_txt = 'Test using BAPI'.
documentheader-comp_code = '1000'.

*documentheader-ac_doc_no
*documentheader-fisc_year = '2005'.

documentheader-doc_date = sy-datum.
documentheader-pstng_date = sy-datum.

*documentheader-trans_date
*documentheader-fis_period

documentheader-doc_type = 'SA'.


*documentheader-ref_doc_no
*documentheader-compo_acc
*documentheader-reason_rev



accountgl-itemno_acc = '1'.
accountgl-gl_account = '0000160100'.
accountgl-comp_code = '1000'.
accountgl-pstng_date = sy-datum.
accountgl-doc_type = 'SA'.
accountgl-profit_ctr = '0000010000'.
append accountgl.

accountgl-itemno_acc = '2'.
accountgl-gl_account = '0000160100'.
accountgl-comp_code = '1000'.
accountgl-pstng_date = sy-datum.
accountgl-doc_type = 'SA'.
accountgl-profit_ctr = '0000010000'.
append accountgl.


*AC_DOC_NO
*FISC_YEAR
*FIS_PERIOD
*accountgl-STAT_CON = 'X'.
*REF_KEY_1
*REF_KEY_2
*REF_KEY_3
*CUSTOMER
*VENDOR_NO
*ALLOC_NMBR
*ITEM_TEXT
*BUS_AREA
*COSTCENTER
*ACTTYPE
*ORDERID
*ORIG_GROUP
*COST_OBJ
*PROFIT_CTR
*PART_PRCTR
*WBS_ELEMENT
*NETWORK
*ROUTING_NO
*ORDER_ITNO


currencyamount-itemno_acc = '1'.
currencyamount-currency = 'GBP'.
currencyamount-amt_doccur = '100.00'.
append currencyamount.

currencyamount-itemno_acc = '2'.
currencyamount-currency = 'GBP'.
currencyamount-amt_doccur = '-100.00'.
append currencyamount.


* call BAPI-function in this system
call function 'BAPI_ACC_GL_POSTING_POST'
exporting
documentheader = documentheader
* importing
* obj_type = obj_type
* obj_key = obj_key
* obj_sys = obj_sys
tables
accountgl = accountgl
currencyamount = currencyamount
return = return
extension1 = extension1
exceptions
others = 1.
if sy-subrc <> 0.
message e999(re) with 'Problem occured'.
else.
loop at return.
if not return is initial.
clear bapi_retn_info.
move-corresponding return to bapi_retn_info.
if return-type = 'A' or return-type = 'E'.
error_flag = 'X'.
endif.
append bapi_retn_info.
endif.
endloop.
if error_flag = 'X'.
message e999(re) with 'Problem occured'.
rollback work.
else.
commit work.
endif.
endif.

 

如何加快按生产订单查找物料凭证的报表的速度

在sap的物料凭证中mseg表中有AUFNR字段对应订单主数据的AUFK的aufnr字段,很多程序员会按照该关系去查找数据,由于mseg表中有AUFNR没有建立索引,查询非常慢。其实订单到物料凭证的关系存在aufm表,通过该表查询速度将快100倍以上。aufm其实就类似sd的索引器。大家以后碰到报表慢,解决的方法首先是考虑sap的有没有对应的索引器表,实在没有才去建索引。

 

SAP财务知识点

财务知识点
· 科目表位于公司代码(company code)之上,集团(client)之下。科目表的科目在总帐的主数据中维护。
· 在SAP中的科目没有1,2,3级科目的分法,全部是一级科目。科目代码长度为8位,在报表层次,会根据科目代码的前4位编码汇集成一个科目显示。
· 统驭科目不用来直接记帐,它是由应收模块、应付模块和固定资产模块直接过帐的。
· 总帐科目的录入需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借贷两边都需同时录入。对于应收、应付的发票录入,则单边即可。系统会自动根据所选的客户或供应商生成双边分录。
· SAP的凭证类别基本分为收、付、转三类,和传统的会计凭证分类一样。
o SA,总帐凭证。(转帐凭证)
o KA,供应商凭证。(付款凭证)
o KR,应付供应商凭证。(付款凭证)
o KG,供应商转来的经字发票,SAP称为贷方凭证。(付款凭证)
o KZ,付款给供应商的凭证。(付款凭证)
o DA,顾客凭证。(收款凭证)
o DR,开具发票给顾客的凭证。(收款凭证)
o DG,开具红字发票给顾客的凭证。(收款凭证)
o DZ,向顾客收款的凭证。(收款凭证)
o AA,与固定资产相关的凭证。
· 特殊总帐标记有A,B,C,D四种,分别对应预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款请求和担保。
CO知识点
· 一个成本控制范围下可包含一个公司代码,也可包含多个公司代码。
· 成本流和成本对象是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成本流描述企业内部的价值流,像是穿梭在企业中的河道。而成本对象则像是一个个湖泊,起来收集成本的作用。
· 管理会计凭证记录了什么性质的成本(多数为损益)从哪里流向哪里。它也借用了财务会计中的“借/贷”的概念。如:
· 借:成本的流入
· 贷:成本的流出
· 管理会计凭证不像财务会计凭证那样借贷必相等。当管理会计凭证的借贷方都是成本对象时,借贷才会相等。
· 成本要素是用来描述管理会计中成本流本质的一个概念。成本要素分两大类,一类是初级成本要素,对应财务会计中的损益类科目。另一类是次级成本要素,可用来描述管理会计内部各成本对象间成本流转时的成本性质。也就是说可以把同类的损益类科目设置成一个次级成本要素,以便归集费用进行分摊到各部门。
· 生产订单状态
· TECO 技术实现
· REL 已释放
· CRTD 建立
· PCNF 部分确认
· DLV 交货
· GMPS 已过帐的货物移动
· MANC 未检查物料可用性
· NTUP 日期未更新
· PCC 使用的生产成本归集器
· PRC 预花费
· SETC 结算规则维护
· KS01创建成本中心
· KSH1创建成本中心组
· KA01创建初级成本要素,需对应科目表中的损益类科目
· KA06创建次级成本要素
· KP26输入成本中心的标准作业量
· KP06输入成本中心的标准费用
· KSPI计算标准作业价格
· KSU5建立和执行费用分摊循环
· KB31N 输入分摊指数
· CK11N计算成品的标准成本
· CK24标记并发布物料的标准成本
· KKAX计算在产品
· MFN1、CON2实际作业价格重估
· KOB1查看成本信息
· KKS2计算差异
· KO88结算定单
· OKP1 CO开关帐
财务专业术语表
· chart of accounts-----科目表
· fiscal year-----会计年度
· document-----凭证
· posting priods-----过帐期间 (OB52)
· activity type-----作业类型
· overhead-----间接费用
· credit-----贷方

 

关于系统消息定制的tCODE列表

sap系统提供了很多的控制函数,这些函数会提示系统消息,它会根据用户配置而进行判断程序处理流程。用户可以设置消息类型为错误,警告和不提示。这些系统消息存储在T160M表中。

1、消息存储表:T160M

2、相关设置消息的TCODE
O04C 流程订单
OPJB 生产订单
OCHS 批次管理
OMCQ 库存管理和实际库存
SM30 维护和服务处理(V_160M_PM),基本数据
OMT4 MM主数据
OVAH 销售分销
OVM1 装运
O05C 主数据 (PPPI)

3、如何查找关于某个表的配置TCODE
3.1 使用SM30
3.2 使用OBJH 、OBJS、CUS_actobj、cus_imgach 和cus_actobt
先从objh找出对象,再在objs中循环找出所有与该表相关的视图,再使用select语句读取tcode。
语句示例:
select distinct ci~activity ci~docu_id ci~attributes
ci~c_activity ci~tcode ct~text
ci~fuser ci~fdate ci~ftime
ci~luser ci~ldate ci~ltime
into corresponding fields of table l_list
from objs as o inner join cus_actobj as ca
on ( o~objectname = ca~objectname and
o~objecttype = ca~objecttype )
inner join cus_imgach as ci
on ca~act_id = ci~c_activity
left outer join cus_actobt as ct
on ci~c_activity = ct~act_id and
ct~spras = p_language
where o~objectname = p_objectname and
o~objecttype = p_objecttype.

 

SAP财务成本知识库

SAP FI/CO Reading RepositorySAP财务成本知识库

目 录
前言.
一、SAP FI/CO 模块设置
二、SAP R/3 财务基本概念及集成性浅释--主数据概念篇
2.1 总账主数据
2.2 供应商主数据
2.3 客户主数据
2.4 商品主数据
2.5 固定资产主数据
三、SAP R/3 财务基本概念及集成性浅释--总帐等概念篇
3.1 科目表的建立及分配
3.2 统驭科目
3.3 凭证的输入规则
3.4 凭证的类别
3.5 记帐码
3.6 凭证号码的产生
3.7 记帐期间变式,会计年度与特殊期间
3.8 初级成本要素与次级成本要素
3.9 分配与分摊
3.10 统驭科目
3.11 SAP的凭证类别
3.12 特殊总帐标记
3.13 税类型
3.14 成本控制范围
3.15 成本要素
3.16 次级成本要素
3.17 成本中心
3.18 内部订单
3.19 内部订单的常规类型
3.20 内部订单主数据
3.21 作业类型
3.22 作业价格
3.23 统计指标
3.24 利润中心
3.25 费用分摊
3.26 成本中心费用计划
3.27 成本中心作业量计划
3.28 物料主数据
3.29 物料清单(BOM)
3.30 工艺路线
3.31 产品成本核算
四、三类凭证的产
4.1 GR/IR(分为购销与代销)
4.2 MM物料管理模块
4.3 SD销售与分销模块
五、SAP零售模块存在的问题
5.1 代销的结算
5.2 退货单价的确定(退还供应商)
5.3 分录借贷顺序
5.4 收入的提早确认
5.5 特殊期间较难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协调
5.6 利用利润中心产生负债表
5.7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六、FI 财务会计-事务码
七、备注

前言
SAP 公司成立于1972年,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多夫市,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和协同化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全球第三大独立软件供应商。目前,在全球有120多个国家的超过24,450家用户正在运行着84,000多套SAP软件。财富500强80%以上的企业都正在从SAP的管理方案中获益。SAP在全球50多个国家拥有分支机构,并在多家证券交易所上市,包括法兰克福和纽约证交所。SAP早在八十年代就开始同中国的国营企业合作,并取得了成功经验。1995年在北京正式成立SAP中国公司,并陆续建立了上海、广州、大连分公司。
作为中国市场绝对的领导者,SAP 早在八十年代就开始同中国的国营企业合作,并取得了成功经验。1995年在北京正式成立 SAP 中国公司,并陆续建立了上海、广州、大连等分公司。10年间,SAP 本着将国际先进的管理知识同中国企业的实际相结合的宗旨,充分满足了中国企业追求管理变革的要求。SAP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不断推出适应企业管理需求和符合企业行业特点的商务解决方案,并汇同合作伙伴帮助中国企业进行管理改革,增强竞争力。作为中国 ERP 市场的绝对领导者,SAP 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30%,年度业绩以50%以上的速度递增。
SAP(ERP)德文:systeme, anwendungen, produkte in der datenverarbetung
英文: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
中文:数据处理中的系统、应用、产品的简称
SAP Business Suite
当前SAP公司的主力产品包,里面包含了mySAP ERP, mySAP CRM, mySAP SCM .... 几乎是SAP的所有东东。如果购买的是此种许可证,就意味着几乎可以用SAP的所有产品的功能--某些特定行业的特定引擎(Engine)除外。
mySAP ERP主要就是以前的SAP R/3加上SAP最新的集成平台SAP Netweaver。

mySAP CRM

之所以叫mySAP CRM而不是SAP CRM,就是为了突出SAP的CRM产品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灵活可配置的……所以叫”my***“,mySAP CRM主要就是包括SAP的CRM产品功能包(Logic Box)再加上SAP最新的集成平台SAP Netweaver。
SAP Netweaver是SAP最新的集成应用平台,一方面SAP用这么一个平台来集成SAP与非SAP(Oracle,Siebel, ...)应用系统;另一方面SAP把一些各个系统都可以通用的功能放入此平台中,如SAP门户( SAP Portal)可以访问各种SAP应用系统(ERP, CRM...)及非SAP系统、SAP商务智能(SAP BI)可以对来自各种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
mySAP.com这是前几年SAP为了迎合网络风潮而给自己的产品包改的名字,它跟http://www.mysap.com/
这个网站没有任何实质关系,其实它就是现在的sap,和http://www.mysap.com/这个网站没有任何实质关...它就是现在的SAP Business Suite。
SAP R/3以前SAP公司的主力产品,包括大家非常熟悉的SD, MM, FI, CO, PP..等模块。但从今年起SAP已经不再单独出售R/3的许可证,代之以mySAP ERP。也就意味着客户无论选择SAP的何种产品(mySAP ERP, mySAP CRM...)都会得到SAP Netweaver,其中包括了SAP Portal 与SAP BW的使用许可。
SAP All-in One (SAP A1)在SAP R/3的基础上,SAP做了一些预配置,然后按不同行业交给咨询合作伙伴,由他们再加一些预配置,然后以咨询合作伙伴的名义将加了预配置的系统销售给用户。内含mySAP CRM的部分功能。
SAP Business One (SAP B1)在SAP收购的另一家公司的产品基础上改造而成,优点是价格低廉,并且由于数据结构相同可以无缝地将系统升级至SAP A1, SAP Business Suite。SAP B1中有CRM功能,但远不及mySAP CRM系
统中的那么强大。
SAP Release版本之间的差异和关系:
版本4.6C以前是所谓传统的R3系统,建立在SAP Basis的基础上;版本4.70以后,改为R3Enterprise,最大的变化是SAP WEB AS取代了传统的Basis,核心业务功能模块也作了划分;R3 Enterprise之后改称为mySAP ERP2004,
基础平台演变成SAP NetWeaver,并产生SAP ECC (ECC = ERPCentral Component) ,作为Enterprise的替代,并集成了BW,SEM和ITS;2005第4季度开始mySAP ERP2005的准备,最大的变化将是全面转向ESA体系(基于消息机制的企业应用体系),并引入了新的功能模块,比如PLM和SRM.


一、SAP FI/CO 模块设置
1. 一般设置—货币—定义货币换算的换算率
增加换算率:M(标准兑换)-EUR(欧元)-RMB(人民币)-比率
2. 一般设置—货币—输入汇率
增加汇率:M(标准兑换)-从EUR-到RMB-直接报价-开始生效日期
3. 企业结构—定义—财务会计—定义公司
维护公司名称、详细信息(地址、语言、国家、货币)
4. 企业结构—定义—财务会计—定义信贷控制范围
建立维护信贷控制范围,
5. 企业结构—定义—财务会计—定义、复制、删除,检查公司代码—复制,删除,检查公司代码拷贝建立一个公司代码,删除现有的公司代码,检查公司代码的一致性
6. 企业结构—定义—财务会计—定义、复制、删除,检查公司代码—编辑公司代码数据维护公司代码的名称、城市、国家、货币、语言
7. 企业结构—分配—财务会计—给信贷控制区分配公司代码
为公司代码指定一个已经定义的信贷控制范围
8. 财务会计—总帐会计—总帐科目—主记录—准备—编辑科目表清单
新建或拷贝会计科目表,维护科目表说明、语言、成本控制集成
9. 财务会计—总帐会计—总帐科目—主记录—准备—给科目表分配公司代码
为公司代码指定一个已经定义的科目表
10. 财务会计—总帐会计—总帐科目—主记录—准备—定义科目组
科目表创建或拷贝不同的帐户组,指定帐户组名称、科目范围
11. 财务会计—总帐会计—总帐科目—主记录—准备—定义留存收益科目
设置自动结帐科目,业务:BIL结转余额,损益表科目类型:X 科目:3141010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2.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公司代码—输入全局参数
设置公司代码的全局性数据:
会计组织:会计科目表、公司、信贷管理范围、会计年度变式
处理参数:字段状态变式、记帐期间变式
地址:标题、名称、地址、邮箱、通讯、搜索等
13.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会计年度—维护会计年度变式
维护财务期间设定,一般选用的是K4-12个记帐期间4个特别期间
14.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会计年度—向一个会计年度变式分配公司代码
为公司代码指定一个会计年度变式,一般使用K4
15.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凭证—过帐期间—定义未结清过帐期间变式
定义一个过帐期间变式的代码
16.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凭证—过帐期间—未清和关帐过帐期间
修改不同变式不同帐户类型的科目的可用期间
17.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凭证—过帐期间—将变式分配给公司代码
为公司代码指定过帐期间变式
18.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凭证—凭证号范围—定义凭证号范围
查看和指定不同公司代码下的凭证范围。间隔:指定不同的凭证号码段;状态:查看当前分配到的号码
19.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凭证—凭证抬头—定义凭证类型
定义平整类型代码以及说明文字
20.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凭证—凭证抬头—定义凭证的文本标识
维护文本表示号以及含义
21.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凭证—行项目—控制—定义记帐码
维护记帐码:代码、名称、借贷、帐户类型、销售相关、特别总帐、冲销记帐码、支付交易
维护不同记帐码的字段状态:不同行项目字段的显示和输入状态
22.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凭证—行项目—控制—维护字段状态变式
增加或维护字段状态变式
23.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凭证—行项目—控制—向字段状态变式分配公司代码
为公司代码分配一个字段状态变式
24.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凭证—行项目—定义雇员的容差组
不同公司代码下记帐的上限(凭证总额、未清帐户项目、现金折扣)
25.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凭证—行项目—定义行项目文本
维护行项目文本标识及文本内容
26.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凭证—凭证处理缺省值—缺省值
定义不同事务码的凭证类型和记帐码
27.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销项/购置税—基本设置—检查计算程序
访问队列:定义访问队列标识和名称
定义条件类型:定义条件类型及相关数据
定义过程:过程代码及描述
28.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销项/购置税—基本设置—检查和更改税务处理设置
税收处理设置:代码、描述、税类型、过帐标识
29.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销项/购置税—基本设置—向计算程序分配国家
指定不同国家代码下的计算过程:CN->TAXCN
30.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销项/购置税—计算—定义销售/采购税代码
不同税码下各处理代码的比例或数值
31.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销项/购置税—记帐—定义税务科目
不同事物下的税务科目设置
MWS(销项税):21710705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
VST(进项税):21710704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
32.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信函—定义信函类型
定义信函类型代码、类型名称、一般数据、日期细目
33.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信函—为信函类型分配程序
定义不同信函类型对应的程序名称和变式
34.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全局设置—信函—定义信函打印的格式名称
定义不同信函打印程序所使用的表格
35. 财务会计—总帐会计—总帐科目—行项目—行项目显示—确定行项目的标准排序
定义排序码、说明、排序字段
36. 财务会计—总帐会计—业务往来—总帐科目过帐—总帐科目过帐满意—定义总帐科目过帐的
过帐码
采用默认的40和50
37. 财务会计—总帐会计—业务往来—未结清项目结清—定义结清过帐码
清帐过程的各项过帐码的设置
38. 财务会计—总帐会计—业务往来—结算—重组—定义GR/IR结清的调整科目
定义不同事务下的结清科目,例如:
GNB(已交货但未开发票):统驭科目12010000GR/IR,调整科目12010900GR/IR调整,目标科目21210900应付帐款调整
39. 财务会计—总帐会计—业务往来—结算—编制凭证—定义会计报表版本
会计报表的名称、语言、会计科目表
定义会计报表项目(各科目的分类)
40. 财务会计—总帐会计—业务往来—集成—物料管理—为物料管理定义科目
定义不同事务的科目
BSV(库存帐户变化):1251000委托加工物资
BSX(存货记帐):根据不同评估级别指定科目,例如3000(原材料)-12110100(原材料—原料)
GBB(库存记帐冲销)
KBS(客户发票采购定单)
PRD(成本价格差额):3000(原材料)-12320200(材料成本差异-原料)
UMB(来自重估损益):3000(原材料)-12320200(材料成本差异-原料)
WRX(已收货物/已收发票清算科目)-12010000(GR/IR)
41. 财务会计—总帐会计—业务往来—集成—销售和分销—准备收入科目确定
V(销售/分销)-KOFI(实际决定)-COA(会计科目表)-S001(销售机构)-ERL(收入)-51010000(主营业务收入)
V(销售/分销)-KOFI(实际决定)-COA(会计科目表)-S001(销售机构)-ERL(销售扣减)-51010300(销售折扣与折让)
42. 财务会计—总帐会计—业务往来—信息系统—细分报告(总帐科目)—表格—定义表格
定义修改报表的格式(科目排列、计算、汇总)
43. 财务会计—总帐会计—业务往来—信息系统—细分报告(总帐科目)—报表—定义报表
定义报表名称、特性、变量、输出类型
44. 财务会计—总帐会计—业务往来—信息系统—细分报告(总帐科目)—定义全局变量
定义报表全局变量,变量名、类型、字段名等
45. 财务会计→应收帐目和应付帐目→客户帐户→主记录→创建客户主记录的准备→定义带有屏幕格式的帐户组(客户)
根据不同客户类型添加帐户组
46. 财务会计—应收帐目和应付帐目—客户帐户—主记录—创建客户主记录的准备—创建客户帐号编号范围
定义客户号码范围和查看当前号码状态
47. 财务会计—应收帐目和应付帐目—客户帐户—主记录—创建客户主记录的准备—对客户帐户组分配编号范围
为不同的客户组分配编号范围
48. 财务会计—应收帐目和应付帐目—供应商帐户—主记录—供应商主记录创建准备—创建供应商帐号编号范围
定义供应商号码范围和查看当前号码状态
49. 财务会计—应收帐目和应付帐目—供应商帐户—主记录—供应商主记录创建准备—对供应商帐户组分配编号范围
为不同的客户组分配编号范围
50. 财务会计—应收帐目和应付帐目—业务交易—收进发票/贷项凭证—维护支付条件
维护付款条件的文本、帐户类型、付款期限、百分比
51. 财务会计—应收帐目和应付帐目—业务交易—收款—收款的全局设置—为授予现金折扣定义会计科目
设置现金折扣科目: 11330910(折扣待清)
52. 财务会计—应收帐目和应付帐目—业务交易—收到的预付款—定义客户预付款的统驭科目
帐户类型:D(消费者) 特殊总帐标识:A(预付定金)
统驭科目:11310000(应收帐款) 特别总帐科目:21310000(预收帐款)
53. 财务会计—应收帐目和应付帐目—业务交易—已付的预付款—定义预付款的备选统驭科目
帐户类型:K(供应商) 特殊总帐标识:A(预付定金)
统驭科目:21210000(应付帐款) 特别总帐科目:11410000(预付帐款)
54. 财务会计—应收帐目和应付帐目—业务交易—结算—重组—根据到期日定义应收/应付帐款的调整科目
定义不同到期的应收和应付帐款的调整科目
55. 财务会计—应收帐目和应付帐目—信用管理—业务往来:贷项监控—定义不带信贷管理更新的统驭科目
若启动了信用管理,将不需要做信用控制的统驭科目加上,并勾上“无信用管理更新”
56. 财务会计—银行会计—业务往来—汇票业务—应收汇票—请求应收汇票—定义应收汇票的备选统驭科目
定义特殊总帐标记下的统驭科目
G/L:W(汇票银行接收)-统驭科目:11310000(应收帐款)-特别总帐科目:11110000(应收票据)
57. 财务会计—银行会计—业务往来—汇票业务—应付汇票—创建应付汇票—定义应付汇票的备用统驭科目
定义特殊总帐标记的统驭科目G/L:W(汇票银行接收)-统驭科目:21210000(应付帐款)-特别总帐科目:21110000(应付票据)


二、SAP R/3 财务基本概念及集成性浅释--主数据概念篇
ERP 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的缩写,意思为企业资源计划。在企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资源,如财务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供应商资源、客户资源等等,如何将这些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实现资源的最优化的配置,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经营能力与经营效率是企业管理者孜孜以求的目标。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理论:短边效应。也就是说,有长短不一的木块(表示各种各样的资源),做成一个木桶,其装水容量的多寡不是由最长木块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块决定的。过去几十年来,由于电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软件开发的滞后,大型企业为提高管理效率而进行的各种各样探索都难以得到最终的实现,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信息的不能及时传递。人们通常所说的企业内部各个部门都是一个“信息孤岛”,指的就是信息(包括财务、人力等方面)的不能及时传递与处理,由此带来管理上的效率损失及机会成本的上升。随着我们国家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各个行业内部的竞争加剧是不可避免的一个趋势,竞争的加剧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是生存还是死亡,这真是一个问题”。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首先必须突破信息传递及处理这个“瓶颈”。70年代以来,国外企业为突破这个 “瓶颈”,就陆续开始了企业资源计划的尝试。
至90年代初期,已经获得很大的成功,这主要应归功于相关技术,如电信、计算机及应用软件等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实施ERP,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好处:1.各种信息能够得到即时的处理与传递。如有非常及时性的财务数据及库存数据,这对于大型企业是非常必要的。2.可以打破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边界,同时不会造成效率上的损失。传统的分工理论形成的每个管理人员的管理边界,超出次边界将是不经济的,但实施 ERP,如上问题可以轻松得以解决,因为ERP的精髓就是要信息的及时处理与传递。信息的及时传递及处理可以使管理的边界得以突破。正如和光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刘铁所说:实旌ERP可以将管理的需求“一竿子捅到底”1 3.可以降低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组织结构的再造。实施了ERP,各项交易、业务流程都变得透明,信息也得到了及时的处理与传递,带来的结果是内部交易费用的降低,机构的设置也将变的简单、高效,原来“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变成了“扁平型”的组织结构。毫无疑问,如上种种好处,将会使成功实施ERP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极大的优势,具体地说,将会使企业降低费用、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提供决策的准确数据、降低机会成本等。
支持实施ERP的管理软件有非常之多,如SAP R/3、Oracle、PeopleSoft等。本文着重介绍SAP R/3软件就是其中集成性最好、功能最强的管理软件。为什么SAPR/3软件集成性最好并且能够及时处理并传递信息,主要是有赖于主数据的有关设置。以下开始本文有关SAPR/3软件中与财务有关的介绍。
主数据(主记录)
第一次接触SAP R/3软件的人,当看到主数据这样的字眼时,肯定不知所云。在SAPR/3软件中,主数据相当是该软件的识别及自动后续处理系统。比如人的大脑,当我们见到资产负债表中的有关科目时,如长期投资,我们的大脑马上就会这样的反应:它是属于资产类的科目,期末应将余额予以结转;核算时,当其投资对被投资单位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应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否则应采用成本法核算等。又如对于销售收入,我们马上就知道这是损益类科目,期末应将其结转至本年利润,而后转至未分配利润等。我们的大脑为什么有这些知识,就是因为我们经过了长期的财务知识方面的训练,所以就会有这样的识别及核算能力。对于软件系统,它不具有像人类
一样的大脑,所以软件开发人员就开发了一套适合系统并使其能够像人脑一样的识别及处理财务数据。这就是SAPR/3软件的主数据。
因此,当我们要做各项交易之前,必须到相应的主数据中去创建它(当然这个创建是按照主数据中的固有格式进行的),这样系统才能认可它、自动处理它。通常我们叫这个过程为“去报个到,取个号”。与财务有关的主数据包括有总账主数据、供应商主数据、客户主数据、商品主数据、固定资产主数据、成本及利润中心主数据等六大类。下面分别阐述。
2.1 总账主数据
总账主数据,它起到统驭整个财务的作用。不同的会计科目在总账主数据中创建会应用到不同的“字段”(英文单词为field),通过这些不同“字段”的组合,就会形成系统能够识别并能够为我们现行会计核算所接受的会计科目。如下例举几个重要的科目予以说明。
号码 10010101 10030101 10040101
公司代码 KHl0 KHl0 KHlO
类别 资产负债表科目 资产负债表科目 资产负债表科目
账户组 现金/银行类 其他资产类 其他资产类
描述 现金 应收账款一国内贸易款 库存商品
统驭科目类型 X D X
未清项目管理 X X X
行项目显示 √ X X
字段状态组 G001 G067 G001
号码 10050101 20010101 20020101
公司代码 KHl0 KHl0 KHl0
类别 资产负债表科目 资产负债表科目 资产负债表科目
账户组 固定资产类 负债权益类 负债权益类
描述 固定资产一房屋建筑物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一国内贸易款
统驭科目类型 A K K
未清项目管理 X X X
行项目显示 X X X
字段状态组 G007 G001 G067
号码 20060101 20070101 20080101
公司代码 KHl0 KHl0 KHl0
类别 资产负债表科目 资产负债表科目 资产负债表科目
账户组 负债权益类 负债权益类 负债权益类
描述 购销GR/IR 代销GR/IR 实收资本
统驭科目类型 X X X
未清项目管 √ √ X
行项目显示 √ √ √
字段状态组 G001 G001 G001
号码 50010101 50020101 50040101
公司代码 KHl0 KHl0 KHl0
类别 损益表科目 损益表科目 损益表科目
账户组 损益类 损益类 损益类
描述 销售收入-购销 销售成本一购销 管理费用一电费
统驭科目类型 X X X
未清项目管理 X X X
行项目显示 √ √ √
字段状态组 G029 G030 G004
仅允许自动记账 √ √
几个重要的会计科目,其余科目即可举一反三,知其所以然。在所列示的科目中,科目号码是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一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规定的前四位数加上后四位而成,在创建时须手工填入(即非系统产生)。
科目类别仅分成两类:即为资产负债表科目或为损益表科目。账户组分为六项:现金/银行类、固定资产类、其他资产类、负债/权益类、损益类、转移数据类。描述项既可按需创建的科目进行字面的描述,又可分为长文本与短文本描述。
损益类帐户的特征:
在会计科目表中创建损益类科目之前,需要确定损益结转入的留存收益科目。系统设计了一特殊程序将损益类帐户的损益金额自动结转入该科目。因此,必须在系统中定义留存收益科目的号码。
每一个损益类科目都需要分配给一个留存收益科目。
统驭科目类型分为三类:供应商类别(K)、客户类别(D)、固定资产类别(A),主要是针对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固定资产等模块过入的金额,他们的交易是不通过总账模块进行的,但在各自模块完成的同时,会将相应的金额过入总账。
未清项目管理主要是用于须清账的科目,如GR/IR,银行的过渡科目、工资的清算等。激活了未清项目管理,必须同时激活行项目显示的功能,但在总账主数据的设置中,应收、应付、固定资产等是不能激活未清项目管理及行项目显示功能。
未清项管理指一个帐户的项目可被该帐户的其他项目结清或核销掉。在清帐或核销过程中涉及到的项目的合计金额必定为零。因此该帐户的余额总是等于未清掉的项目的合计金额。
行项目显示即表示,设置此项时,系统会有向下挖掘(Drilldown)的功能,当我们在查看总账的某个科目时,若对某金额有怀疑,可将鼠标对准该金额连续点击两下,系统可显示明细账的金额,再对准明细账的金额连续点击两下,系统会显示某凭证的金额。
字段状态组,表示若某个总帐科目选用了不同的字段状态组,其将来在凭证输入时,需要填入不同的字段,如对于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其选用的字段状态组为G029,当我们输入一个分录借:现金贷:其他业务收入时,系统会要求再输入一个利润中心的字段,否则该张凭证不能够产生。又如当我们输入一个分录借:管理费用一电费贷:现金时,系统会要求我们输入一个成本中心的字段。仅允许自动记账表示,该总账科目必须由其他模块自动过入,不用手工输入凭证,如销售收入一购销,因为该总账科目是在销售及分销模块完成“出具发票”功能时自动产生的,所以仅允许自动过账。
创建完总账的主数据后,手工输入的总账科目将得到系统的确认与认可。如传统的分录录入方式为借:现金贷:其他业务收入,在系统中将变成:借:10010101贷:50100101(假设为其他业务收入)。系统在总账分录输入后,将会自动将相关金额过入至总账及更新会计报表。
排序码 在会计凭证的供应商行项目中,系统对‘定位’字段的缺省值。也决定供应商行项目的排列顺序。如果该供应商主要发生与采购订单有关的业务,一般选择014-采购订单号+行项目号,其它情况选择记帐日期+凭证号。
帐户组 为简化会计科目的创建,避免错误,确定录入会计科目的屏幕和科目号区间,对科目进行的分组称做帐户组。帐户组针对每一套会计科目表进行定义,确定会计科目所需的字段状态。
当创建会计科目表中的一条主记录时,必须指明一个帐户组。
自动过帐 系统中,某些业务是自动生成记帐凭证,自动记帐的。例如:存货的出入库业务、增值税的销项税和进项税等。某一科目是否为自动过帐,是在帐户主记录中设定的。
参考凭证 是用来过帐到会计凭证的一种参考性质的凭证,使用它可以实现快速录入,会计凭证或样本凭证能被用作参考凭证使用
凭证类型 由两位英文字母组成,是凭证的分类,控制凭证的整体信息,如:凭证编号、帐户类型等等。
2.2 供应商主数据
当我们与一个供应商发生交易之前,应当在供应商主数据内创建该供应商,以使系统能够识别它并处理它。这仍然是“去报个到,取个号",但这是到供应商主数据中去报到并取号。下面将创建供应商的有关过程做一个介绍。
供应商编号:除类别为地点是以手工方式输入号码外,其余皆为系统自动生成的号码。
供应商类别:包括有国内贸易供应商、进口贸易供应商、关联供应商、一次性供应商、无库存供应审、招商供应商、地点等。在创建供应商时,只须在其中选择一项即可。
描述:与供应商有关的信息如公司名称、地址等输入相应的字段即可。
购货方号码:若某一供应商既是供应商又是客户,须做自动清账账务时,应在此处填写在客户主数据中生成的号码。
会计信息:此处应填的是统驭科目,该统驭科目首先应在总账主数据中创建好。
检查双重发票:此处是指检查收货凭证与发票的校验,为必输的字段。打勾√即可。
付款条件:指的是付款的期限,系统已设定好各种类型的付款期限,选择即可。选择好后,该系统会自动计算对该供应商的欠款是否已到期,有利于资金周转的筹划。
付款方式:如现金、支票、银行转账等。也是在系统内选择即可。将来做自动付款业务时,系统会根据自动付款方式的参数选择是否支付该款项。
结算客户:此处是与购货方号码相关联的,欲做自动清账账务,必须在此处打勾√。(结合以上购货方(客户)项目使用)
如上主数据的内容填写完毕后,系统即会自动产生一个供应商的编号(除地点的类别是手工方式输入外),如10100001,该编号代表了与供应商有关的各种信息及后续处理的功能。并且在分录的输入上也与传统的有所不同了。如传统的分录方式为:借:营业费用一电费贷:应付账款一XX供应商,但在系统中的分录录入方式变为:借:营业费用一电费(这将也有一个总科目号码)贷:10100001(与该供应商有关的交易金额将会由系统自动过入至创建该供应商主数据选定的统驭科目,同时在总账层次中的该统驭科目也得到了自动的更新)。
另外,对于不同类别的供应商,创建完毕后,会产生不同号码范围段的编号。如国内供应商的号码范围段为101开头的8位数,国外供应商其号码范围段为18开头的8位数。熟悉后,看着供应商的编码范围即可知道,该供应商是属于何一类型的供应商。
2.3 客户主数据
与供应商主数据一样,有新的客户与我们发生交易时,应当创建客户主数据。
客户编号:除类别为“地点”客户编号须手工输入外,其余类别的客户编号皆由系统自动产生。
客户类别:国内个人客户、国内批发客户、关联客户、租赁客户、地点、其他等六大类(零售企业)
描述:即为对客户的一般情况进行描述,如公司名称、地址、邮编、联系人等。
统驭科目:此处输入在总账主数据中已创建好的应收账款统驭科目,如应收账款一国内个人客户(11310101),应收账款一国内批发客户(11310201)等。零售企业的大部分客户都是个人客户,因此只须创建一个一次性的客户,而后通过修改有关描述性的字段即可。
付款期限:此处是指客户付款给单位的付款期限,由于主要以零售为主,付款期限定为立即付款,但可针对个别客户(如在合同中规定的收款期限)另行设定。系统已设置各种的付款期限。通过此处的设置,将来做催款程序时,系统会根据设置的参数自动计算应收账款的账龄及打印催款函。
付款方式:可以有现金、支票等方式。
催款程序:选择催款程序,可以产生催款函件。
与创建供应商主数据一样,当创建完毕客户主数据时,系统会自动产生一个客户的编号(如500000001),该编号代表了该客户的相关信息及后续功能。凭证输入方式上,将与传统的手工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如传统的凭证为借:应收账款一XX客户贷:其他业务收入一租金,在系统中将变为借:500000001贷:其他业务收入一租金(这将也有一个总科目号码),交易金额自动会过入统驭科目如11310101的应收账款一国内个人客户,同时也即时更新总账中的统驭科目。
同样,不同类别的客户,其创建完主数据后产生的编号是不一样的,如国内个人客户,其编号范围为500000000-599999999,国内批发客户其编号范围为3 10000000-3 19999999等。这将便于我们区分不同类别的客户。
2.4 商品主数据
商品数据的内容较为复杂,主要由主数据组负责创建,对于财务人员需要了解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
描述:即对商品一般性的描述,如品名、类别、供应商等。
评估类:主要有两类3100与3600,其中3100代表该商品为购销类商品,决定了系统自动生成的GR/IR为购销类的GR/IR;3600代表该商品为代销的商品,决定了系统自动生成的GR/IR为代销类的GR/IR。
价格控制类型:SAP中有两种价格控制类型,一为标准成本法,二为加权移动平均法,该两种方法用于存货的发出时结转销售成本用。
移动平均价:由系统自动计算得出。系统会根据每批次的采购单价及数量对目前的库存商品发出单价进行移动平均计算出作为结转销售成本用的单价。
总库存量:是指目前的库存总量。
销售价格:由系统根据一定的毛利要求并结合有关细节得出。此销售单价将成为创建销售订单时的单价,若有打折,系统会根据打折比例算出最终销售价,这也将成为计算销售收入的单价(系统会自动将增值税计出后并从收入中剔除)。
利润中心:主要是为创建利润中心的损益表而用。若该商品维护的层次到某个门店,则将来销售确立时,收入与成本将为转入总账层次与利润中心层次。
商品主数据创建完毕后,系统会产生一个商品号,该号码代表了如上有关的信息及计入某个总账科目如库存商品、受托代销商品的要求。
2.5 固定资产主数据
同样的,当财务上要做一件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交易,如购置,首先必须在固定资产主数据中去创建它,然后才能在财务上开始与之相关的业务。如下是创建固定主数据的一些重要内容。在系统中,对于固定资产的大部分业务是系统自动完成的,所以如下的内容是有必要的。
类别: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中,通常可以将一个企业的固定资产分为几大类:房屋建筑物、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办公设备、其他等。在系统中,也是遵循这样一种分类方法,但为了便于系统区分固定资产折旧时所应计入的科目,如管理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一折旧科目及营业或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应计入营业费用---折旧或制造费用一折旧,在系统中,将固定资产的分类进一步细分,分成房屋建筑物(总部)、房屋建筑物(门店)、机械设备(总部)、机械设备(门店)、交通工具(总部)、交通工具(门店)、办公设备(总部)、办公设备(门店)、其他(总部)、其他(门店)等,同时在SAP系统中,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商标、土地使用权、著作权、商誉等)也属于固定资产模块的核算范畴。因此,当我们欲创建某个固定资产的主数据时,如总部用的服务器,就应选择总部办公设备这一类型,随后系统会自动确定相应的科目定位码。
描述:即对应创建的固定资产进行如名称类别等描述。
科目定位码:是与系统设定的固定资产类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该科目定位码实际上起到了统驭科目的功能。如在本次设定中,总部的房屋建筑物的科目定位码为1010,门店的房屋建筑物的科目定位码为1020,但这两定位码同时会与总账科目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联系起来,如当财务增加一个固定资产时,就会通过科目定位码使总账科目固定资产_谤屋建筑物金额相应增加。
成本中心:这是与控制模块有关的设置。如总部用的服务器,就应选择与总部某个部门有关的成本中心。
若该服务器的折旧费用应由不同的成本中心分担,可以该成本中心为基础,在控制模块内采用分摊或分配的功能进行划分。
分析用途:分为一次性或分期购入、是否抵押、是否保险四类,这是为区分各个不同固定资产的状态而设的。如若想了解有多少固定资产已经被抵押,则可以在查看报表时,选择是否抵押的功能,系统就会将所有已抵押的固定资产列示出来。
折旧年限:分为账面折旧与税务折旧,账面的折旧年限与折旧率会计入总账,税务的折旧年限与折旧率则会作为调整递延税款所用。如某固定资产的账面折旧年限为3 年,年折旧额为10000元,税务折旧年限为5年,年折旧额为8000元,则系统会将10000元作为总账的折旧金额并计入相关费用,但系统也会算出税务的折旧额为8000元,但这8000元只是便于我们做递延税款的手工调整。
创建完某个固定资产的主数据后,系统会自动产生一个该固定资产的号码,如11 11 11 11 11,我们在财务输入分录时,借:1111111111贷:10010101(现金),交易金额会自动过入至总账层次。
在固定资产模块中,折旧是系统自动运行的,不需手工计算。并会过入相应的总账科目。
2.6 利润中心主数据、成本中心主数据
利润中心主数据、成本中心主数据的内容应属于控制模块中的主要功能,在建立主数据方面相对而言较为简单,关键在于企业内部对于利润中心及成本中心的如何划分,也就是说对管理深度要求到什么水平。


三、SAP R/3 财务基本概念及集成性浅释--总帐等概念篇
3.1 科目表的建立及分配
在SAP 中,科目表的层次较公司代码高,也就是说先创建好科目表,然后可以分配给不同的公司使用。在同一集团范围内,为了使各个集团范围内的公司使用的科目表都能一致,通常是先创建一个虚拟的公司及科目表,然后集团范围内公司都可从其拷贝。科目表中的科目就是在总帐的主数据中分别创建的。这里值得一提是,在SAP 中的科目表与传统的手工方式在科目体系中有了很大的不同。传统的帐务体系将会计科目分为1级科目、2级科目、3级科目等。但在SAP 已没有这样分法了。除了应收、应付、固定资产等统驭科目外,所有的明细或2、3科目上升为总帐科目(当然在使用之前,应进行有关主数据的设置),如传统的银行存款—工商银行XX支行XX帐号,这只是银行存款的一个子科目,但在SAP中,此时已设置为一个总帐科目了,科目代码是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中的有关编码扩充至8位编码,如一个企业有许多银行存款,在SAP中就变成了有许多总帐科目。在总帐层次显示时,是分别显示的,但到报表层次时,则根据所有银行科目中的前四位代码汇集成一个科目银行存款进行披露。管理费用也一样,在SAP中有非常多管理费用的总帐科目(如工资、奖金、津贴等)。但在总帐还包含有从其他模块中过入的金额,如统驭科目,统驭如应付/收及固定资产的明细科目,因此在SAP的总帐科目表中,我们看到的就不是目前的五、六十个科目,而是将近五百个的总帐科目。由于应收、应付、固定资产有各自独立的模块,所以有各自的明细帐。但反映在
总帐及报表层次时,分别为细分的统驭科目(如应收帐款可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分为应收国内的款项与应收国外的款项等)。SAP所有的财务信息都是即时的,当记录一笔总帐分录时,相应的总帐、报表都已生成,当应收明细帐生成时,通过统驭科目就可即时过入总帐与报表。也就是说,在SAP 的帐务里,任何时点都会产生新的总帐与新的报表(注意该总帐与报表并不完全体现法人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尚有折旧、预提待摊因素要考虑)。
总帐科目主数据分为两个层次:
a) 会计科目表层:
会计科目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公司代码使用。这一层次包括适用于所有使用该会计科目表的公司代码的主记录的信息。
b) 公司代码层:
该层次包括适用于一个公司代码的会计科目的特有信息。它因公司代码的不同而不同。会计科目可以分两个层次分别维护,也可以集中维护。
3.2 统驭科目
统驭科目(reconciliation account)指的就是将明细科目归集起来的意思。前面我们说到,系统总帐科目表中包括统驭科目,该统驭科目是与应收模块、应付模块、固定资产模块有关的,其中长、短期借款运用了应付模块的功能,也成为了统驭科目。在实际业务过程,我们可能会发生统驭科目选用错误,此时就要用到统驭科目的变更功能。如客户A的统驭科目被误选为11310101,并有一笔分录输入,假设为1000元,此时的总帐科目11310101就有1000元余额,事后发现用错统驭科目,为此在此客房的主数据中更改统驭科目假设为113102101(注意这并不会更改已过入11310101的1000元),更改完毕后,至月末(假设本月只有一笔分录及余额为1000元)运行客户重组程序,系统会产生借:11310299(系11310201的调整科目,但非统驭科目)1000贷: 11310199(系11310101
的调整科目,但非统驭科目)1000,在报表层次上11310101与11310199被安排在一行后余额变为0,11310201与11310299被安排在一行后余额变为1000,这样在报表层次就将由于选错统驭科目而产生的错误纠正了。第二个月初,系统会自动运行相反的调整分录,借:11310199(系11310101的调整科目,但非统驭科目)1000贷:11310299(系11310201的调整科目,但非统驭科目)1000。直到选错统驭科目的金额被支付出去后,才不需运行上述程序。
3.3 凭证的输入规则
在SAP 中,总帐科目在输入分录是需要遵循传统的记帐方法,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但对于应收、应付的发票输入(即作会计分录)单边则可,如在应付模块作发票输入,填入供应商的号码,日期、金额后,其次填写行项目,此时的行项目的字段中已经默认了借方,用户只需选择适当的总帐科目(如管理费用—XX)、金额、成本中心即可。产生的分录即为借贷皆具的双边分录了。应收模块的发票输入也同样。在应收、应付模块中除了后勤模块的“发票校验程序”及销售模块的“出具发票程序”自动过入应付、应收帐款外,尚有许多处如 “过帐” 、“清帐”也具有半自动生成会计分录的功能。另外,在SAP中,凭证具有较宽泛的意义,如后勤模块的产生的收货单据,在SAP中也称为凭证,发票也称凭证,因此财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区别。
3.4 凭证的类别
传统的会计核算中,将凭证的类别分为收、付、转三类或直接就是一类记帐凭证。SAP对凭证的分类基本上也遵循收、付、转三类的原则,即总帐凭证(类似转帐凭证)SA,与供应商有关的凭证(类似于付款凭证):KR(应付供应商的凭证)、KG(供应商转来的红字发票,SAP称为贷记凭证)、KZ(付款给供应商的凭证),与客户有关的凭证(类似于收款凭证):DR(开具发票给顾客的凭证)、DG(开具红字发票给顾客的凭证)、DZ(向顾客收款的凭证),与固定资产交易有关的凭证AA等。
3.5 记帐码
在手工的会计核算过程中,我们通过用记帐符号“借”与“贷”来描述资产、负债的增、减。
但在SAP中,却变得有些复杂了,比如,对于总帐科目的凭证,用符号40来表示总帐的借方,用50来表示总帐的贷方,分录例示如下:40:10010101 (现金)50:50150101(营业外收入);对于与供应商发票有关的凭证输入,主要与应付帐款有关的借贷方就比较复杂了,如贷方用31、32、33、 34、35、36、37、38、39,借方用21、22、23、24、25、26、27、28、29,如供应商发票输入分录为:40:50100101 (营业费用-电费) 31:10100037(表示通过主数据创建的供应商编号)。对于与应收帐款有关的,其应收帐款的借贷方所用的记帐码:用01、02、03、04、05、 06、07、08、09表示借方,用11、12、13、14、15、16、17、18、19表示贷方,如输入一笔与客户发票有关的分录:01:客户有关的号码50:其他业务收入。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用70表示借方,用75表示贷方,假设通过应付模块采购固定资产,70:固定资产号码31: 10100037。与存货有关的业务,用89表示借方,用99表示贷方,如89:存货贷:50:GR/IR,退货时,40:GR/IR 99:存货(与存货有关的会计业务,大部分是系统自动产生的,因此少了一道麻烦!)。
记帐码在SAP中实际上起到如下的作用:在行项目中决定可输入的科目的类别;行项目是以借方或贷输入;决定其他字段的状态。
记帐码:记帐码用于确定行项目记帐的方向-借记或货记,同时确定记帐科目的类型(总分类帐科目或明细分类帐帐户)和记帐数据输入的屏幕格式。
SAP系统提供多种过帐码的定义,用户在处理会计凭证录入时,宜尽量使用系统默认之过帐码。
业务处理通常使用之过帐码如下:
过帐码类型D/C(借/贷)说明
01 C-客户D-借发票
09 C-客户D-借特别总帐借方
11 C-客户C-贷贷方凭证
15 C-客户C-贷收款
19 C-客户C-贷特别总帐贷方
21 V-供应商D-借贷项凭证
25 V-供应商D-借付款
29 V-供应商D-借特别总帐借方
31 V-供应商C-贷发票
39 V-供应商C-贷特别总帐贷方
40 G-总分类帐D-借借方分录
50 G-总分类帐C-贷贷方分录
70 A-资产D-借借方资产
75 A-资产C-贷贷方资产
3.6 凭证号码的产生
在SAP 中,凭证号码可以由系统产生也可由手工产生,但系统产生的凭证号是连续的,手工产生的号码难免会产生跳号等失误,因此对系统设置时采用的凭证号码是由系统自动产生的。同时,对不同类别的凭证,系统对其产生的号码的范围不尽一致,如输入供应商发票产生的凭证号在1900000000-1999999999之间,付款给供应商的的凭证产生的凭证号在1500000000-1599999999,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凭证产生的凭证号在0100000000- 0199999999之间,开具发票给客户产生的凭证号在1600000000-1699999999之间等等!尚有其他号码范围,可参照总帐蓝图中的有关叙述。当然,号码范围是与年度有关的,即开始新一个会计年度时,号码区间又会被重新选用,从而避免号码被用尽的可能。
3.7 记帐期间变式,会计年度与特殊期间
记帐期间变式是较难理解的一个内容。通过手工的做法是,在某一期间内所有交易都必须在同一时点结帐,以便总帐及财务报表的生成。但在系统中,由于每一时点都可以产生一个即时会计报表,因此某些类型的凭证可以在期间结束时予以关帐,而某些却又可以继续开着,即某些类型凭证可在8月份入七月份的帐。当然从严格的角度说,这是不合适的。这就是记帐期间变式。特殊会计期间,在系统中,会计期间基本上分为12个期间,这与正常手工核算无二,但由于在年度的会计期间结束后(此时12月31日会计报表已产生),仍然存在应当调整的事项,如审计时发现有些费用的确认不尽合理,有些交易金额必须重新确认(如某些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这时的调整就在特殊期间进行。SAP的特殊会计期间分为4个,即13-16期间。但有些资产负债表业务却又难以在特殊期间实现,如资产负债后日后发生的上一年度的退货,由于这涉及到集成的业务,所以在SAP较难实现(具体参见后述)。
3.8 初级成本要素与次级成本要素
初级成本要素与次级成本要素。SAP除总帐的及时集成外,它的另一个特点是与控制模块的及时集成。在SAP中所有的总帐中的费用科目都被要求创建成为初级成本要素。这样,当输入一个总帐的费用分录时,系统会要求输入一个成本中心,即表示此时系统已将该初级成本要素分配给了某一成本中心。即通过一个分录就将总帐与控制模块的要求同时满足,这就是SAP的无缝集成。当然控制模块中只有该要素的金额,而不是像总帐的记录是通过双边分录来实现的,因此某成本心的费用报表是各个初级成本要素总汇。次级成本要素是指,某一成本中心的费用要素可整理成为次级的费用要素(项目),并将其通过一定的比例分摊给不同的成本中心。控制模块就是通过这两个要素反映了企业内外部间的资金流动情况。在SAP中,初级成本要素就类似于科目表,它可以分配给任何一个成本中心,包括法人间的成本中心,即不同的成本中心可能包括的初级成本要素是一模一样的,但金额却不尽相同。
3.9 分配与分摊
分配与分摊对于成本要素的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并且这功能就类似于固定资产折旧一样,一月只能执行一次。分配的功能是与初级成本要素相关的,分摊的功能是与次级成本要素的功能相关的。这两个功能同样都可用到计划(预算)与实际发生额中。如可创建一个循环,将某成本中心(可超过一个以上)的初级成本要素(可超过一个以上),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给其他成本中心(可超过一个以上),当然也将这循环分为几个段,各段间相应的要求可以不一样,这样每月末执行时,就可以很好地反映初级成本要素的流向情况。同样的,也可创建一个分摊循环,将某成本中心(可超过一个以上)的初级成本要素(可超过一个以上)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次级成本要素,然后再将其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给其他成本中心(可超过一个以上),当然也将这循环分为几个段,各段间相应的要求可以不一样,这样每月末执行时,就可以很好地反映次级成本要素的流向情况。分配与分摊的区别在于,分配是将某一成本中心的初级成本要素分给另一成本心,被分配的初级成本要素会与被分配的成本中心的相同的初级成本要素一并反映,而分摊则是将次级成本要素分摊到另一成本中心,与被分摊的成本中心的初级成本要素一同反映,这样有利于区分本成本中心的发生的费用与分摊过来的费用的界限。需要说明的是,同一利润中心下的成本中心的分配或分摊,并不影响该利润中心的利润额,但跨利润中心进行分配或分摊,则影响了不同利润中心的利润额,两种方法产生(分配或分摊的规则相同时)的影响一致。
3.10 统驭科目是连接分类账的总帐科目.
应收应付和资产相关科目一般设置成统驭科目(有分类账的总帐科目)在创建GL主数据的时候指定当你在创建客户或供应商主数据的时候,都会提示输入特别总帐标准,就会用到统驭科目,与会计科目表中的应收、应付、预收、预付形成对应关系,起到连接总帐和分类帐之间的关系。
正如顶楼所说到的,是连接分类帐的总帐科目。
因为在应收和应付模块中,做凭证时输入的都是客户和供应商,所形成的应收、应付、预收、预付都是针对客户和供应商的,并未真正与科目表中的总帐科目对应,所以需要用到统驭科目,与科目表能形成对应关系,此外在对客户和供应商在做未清项处理时,也需统驭科目的对应。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供应商666对应的统驭科目是负债类科目200100,
那么在物资采购开完发票以后会产生一张凭证3166640600100(成本费用类科目)在真正的付款之后会产生一张凭证5010010025666这时,在科目200100的BALANCE上就可以看到该笔数目了。
其实,这是把手工账分解了,手工账应为:
借;600100
贷:200100--666
借:200100--666
贷:100100.
注意,在系统总账里是看不到666的纪录的,只有通过200100才可以记录该笔交易。
3.11 SAP的凭证类别
基本分为收、付、转三类,和传统的会计凭证分类一样。
SA,总帐凭证。(转帐凭证)
KA,供应商凭证。(付款凭证)
KR,应付供应商凭证。(付款凭证)
KG,供应商转来的红字发票,SAP称为贷方凭证。(付款凭证)
KZ,付款给供应商的凭证。(付款凭证)
DA,顾客凭证。(收款凭证)
DR,开具发票给顾客的凭证。(收款凭证)
DG,开具红字发票给顾客的凭证。(收款凭证)
DZ,向顾客收款的凭证。(收款凭证)
AA,与固定资产相关的凭证。
3.12 特殊总帐标记
有A,B,C,D四种,分别对应预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款请求和担保。
3.13 税类型
在定义税码时,可以选择税类型,大体来讲,可以分为“净值税”与“全值税”,也就是计算基础是不含税或含税的。
3.14 成本控制范围
用于在企业范围内成本核算信息的统一规划和控制。在SAP系统提供的成本控制范围内,可以方便地对其责任中心的成本核算信息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统一计划、记录和任意分组统计。
3.15 成本要素
在SAP系统中主要有初级成本要素和次级成本要素这两大类成本要素,初级成本要素源于会计科目表。
初级成本要素:每一个初级成本要素都对应一个总帐损益类帐户输入源自于公司外部的直接成本-所有损益类帐户的财务数据都要通过初级成本要素输入到成本中心.
3.16 次级成本要素是会计科目表中所没有的,只会在管理会计中使用,一般用于费用分摊和作业的结转。每一个次级成本要素都只在CO内部起作用而不影响FI过帐,主要用于成本分配,结转中使用。
次级成本要素有多种类型, 其中一种次级成本要素(43)会与作业类型相联系,另外一种用于作业分摊(42)。
3.17 成本中心
成本中心是企业内的最小职责单位,是每一笔费用的具体接收者。创建成本中心主数据时必须将每个成本中心分配给标准层次结构的某个节点,标准层次结构反映了成本中心与成本中心、成本中心与成本中心组、成本中心组与成本中心组之间的关系。标准层次结构中的每个节点代表一个成本中心组,当然除了标准层次结构中的成本中心组之外,还可根据业务需求在标准层次之外自己定义需要的成本中心组。
3.18 内部订单
内部订单用于计划、收集、监视和结算在公司内部进行的特定操作或任务。
内部订单可用于不同的目的。这种功能分类反映在不同的订单类型中,其属性定义了在系统中处理订单的方式。SAP系统内内部定单分为两类:实际定单 和统计性定单。统计性定单, 例如用项目内部订单来管理在建工程,在月末无须结转成本。
3.19 内部订单的常规类型
间接费用订单:费用订单用于归集特殊事件和临时项目成本的对象。费用订单主数据创建的同时可以维护结算规则,也可于费用订单结算前维护结算规则。费用订单分统计性费用订单和真实费用订单。若是统计性费用订单则不用维护订单结算规则,因为统计性费用订单只用于报表分析的用途。
投资订单; 用于监视在固定资产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如建造存储设施。
3.20 内部订单主数据
内部订单主记录有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个中包含有带预定义字段组的标签页。可以在“自定义”中更改标签页的标题,还可以单独地将字段分配给标签页。标准的订单主记录数据布局具有下列标签页:
分配(包含机构分配,如公司代码、业务部门、利润中心等)
控制(包括订单状态信息、订单货币、统计订单指示器等)
期末结算(包含计算间接费用的成本核算表单名、结算参数等)
一般数据(包含申请人、责任人等)
投资(在上面的示意图中没有显示。包含资产投资订单所需的参数)
3.21 作业类型
作业类型代表由成本中心生产输出的一些形式。作业类型的通用例子包括劳动小时数或机器时间的分钟数。作业类型用于根据所进行的作业单位数从发送方成本中心向另一CO对象(如成本中心、内部订单、生产订单等等)分配成本。单元价格用于评估作业数量。作业类型分配的优点是将数量和价值流组和在一起。所要求的作业数量在工艺流程中指定,这给产品成本计划中和成本对象上提供了详细的成本控制信息
3.22 作业价格
定义成本中心提供服务和执行功能的性质, 用来把成本分配到其他的成本中心。例如一类工时工资为50元/小时。
可以利用成本中心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自动计算作业类型的价格,成本和作业计划完成后,系统通过将计划成本除以计划的作业输出数量计算作业工资。
3.23 统计指标
统计指标定义一些适用于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内部定单或过程的可测量值。示例包括成本中心的雇员总数、长途电话的分钟数、“事务”成本中心中进行车辆维修的雇员数等等。
3.24 利润中心
简单来说利润中心可以是任意一个盈利单位, 处于成本中心的上层利润中心的设计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地理划分 (地点, 位置)
产品类别划分 (产品组, 产品线)
业务类型划分 (生产, 销售, 研发)
需要考核收入, 成本和费用的单位, 通常设为利润中心
3.25 费用分摊
成本/费用从辅助成本中心分配到对该成本/费用实际负责的成本中心。•SAP调整和分摊功能中包括多种分配原则,可以是固定比例,变动比例,作业类型或关键统计指标等多种方式。
3.26 成本中心费用计划
指按成本中心、成本要素的计划。可以作为考核的指标,在月底可以生成按成本中心、成本要素的计划额和实际额的比较报表。成本中心计划与“成本对象控制”集成,则必须能够将间接费用管理成本传递到产品成本控制。因为成本对象(如生产订单)不能是分配或评估的接收方,间接费用附加费用和作业类型分配可用于完成从间接费用管理到成本的转帐。
3.27 成本中心作业量计划
按成本中心、作业类型制定作业数量计划。作为计算作业价格的基础数据。
3.28 物料主数据
物料主数据描述物料的基本信息,以及物料管理、采购、销售、成本、会计等详细信息。其中物料管理、成本、会计视图和成本核算相关。
会计视图包括:物料评估,物料价格,和科目确定等信息。
成本视图包括:物料成本核算的相关参数,例如成本核算所需的物料清单(BOM),工艺路线等信息。
3.29 物料清单(BOM)
是组成产品或装配的一个完整且正式的结构化组件清单。该清单包含每个组件的对象号、数量以及尺寸单位。这些组件成为BOM项目。BOM可以包括有自己BOM的物料。
在R/3中,物料清单是在PP模块中创建的。它们用于“产品成本计划”,以便在创建产品成本估算时计算特定产品所要求的物料成本。
3.30 工艺路线
列出制造一件产品所需要的特定步骤。这些步骤称为工序。工艺路线为每个工序指定下列内容:
1.执行工序的工作中心;用于计算日期、能力和生产成本的缺省值;工序的成本是否考虑进成本估算中;执行一个工序所需要的物料组件
2.系统根据工作中的公式计算所使用作业的数量和工艺路线工序中的缺省值。作业由链接到执行工序的工作中心的成本中心来提供。当计算工序的成本时,使用成本中心中的作业价格来评估作业。
3.31 产品成本核算
指在每个会计核算期间结束时进行的一系列任务,包括计算可应用的间接费用成本、在制品计算(WIP)、差额计算和结算(将信息传递到“财务会计”、“利润中心会计”)。


四、三类凭证的产生
4.1 GR/IR(分为购销与代销)
在SAP 里,当货到票未到或票到货未到也得到了及时的处理。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中,当企业购入存货时,若未能及时收至货物的发票,此时是不做任何帐务处理的,若至月末仍未能收到,会采用一种估价入帐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而后月初红字冲回。但在SAP里,若继续采用这种核算方法,将会使SAP所倡导的信息即时性反映得不到实现。因此,在SAP的帐务体系里出现了一个新的科目:GR/IR,英文全称为GOODSRECEIPTSORINVOICERECEIPTS,中文译为货到票未到或票到货未到。如当仓库进货时,即使未收到发票,SAP能自动产生借:存货,贷:GR/IR (GOODSRECEIPTSORINVOICERECEIPTS),此时是以采购单上的采购价(不含税④)作为入帐金额。
发票到时,通过发票校验程序,系统会自动产生借:GR/IR贷:供应商。此时的供应商是根据采购单上标明供应商自动过入。若发生发票上金额与采购单的金额不一致的情况,系统会根据该笔采购当时的库存情况自动分配该差额的去向,如转入存货成本或销售成本或在二者之间分配。至月末,若仍有未到的发票,由于在报表层次是不能反映 GR/IR的,因此系统会有一个程序将未结清的GR/IR转入应付帐款—票到货未到或应付帐款—货到票未到反映(该二科目非统驭科目,但前四位编码与正常的统驭科目一致),至第二个月初,系统会自动将未结清的GR/IR冲回,等待结清。对于代销商品的GR/IR,系统会在报表将其与存货项目一并反映。
购销的GR/IR与代销的GR/IR区别是通过商品的主数据中设置得以实现的。当创建一个商品主数据时,必须设置该商品是属于购销或代销商品,若是购销商品,则当该商品入库时,系统会产生借:存货贷:(购销)GR/IR;若是代销商品,则当该商品入库时,系统会产生借:存货贷:(代销)GR/IR;当然代销的GR/IR必须等到产生销售清单时,才能在收到供应商发票时转入应付某供应商的明细帐内。
4.2 MM物料管理模块
1、MM(material management,物料管理模块)、SD(sales and distribution,销售与分销模块)
模块产生这里指的集成,是指与MM模块及SD模块有关的帐务集成。
与MM模块有关的帐务集成:
第一步:当MM模块收到货物时
借:存货(或受托代销商品)
贷:GR/IR(或代销商品款)(该分录是系统自动产生的,无须手工)
入帐金额为采购单是采购单上所列金额,采购单上金额则来自于商品主数据中维护的金额,若采购前已知某商品价格上涨(或下降),则需在该主数据内预先维护,以便采购单引用(在采购单上也可直接更改采购价)。
第二步:收到供应商送来的发票时,有一个发票校验(invoice verification)动作,该动作可由MM模块的人员进行,也可由财务组的人员进行,但考虑到内部控制的要求,多数公司安排由财务部门执行。
借:GR/IR(或代销GR/IR)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
贷:供应商(为一个系统自动产生的号码)(该分录由手工输入)
注:若为代销的GR/IR,应为代销商品清单已产生,供应商按供销商品清单所列物品开出的发票。
供应商开来的发票可能会出现比采购单金额小或大于1元内的情况,系统会自动将差额过入至营业费用—四舍五入差异。若开来的发票金额比采购单金额大于一元以上的情况时,可能是商品主数据中维护的金额不及时所致,此时可手工更改采购单金额,系统过入后,会自动将发票校验凭证锁死,相应产生的应付帐款--供应商的该笔交易也被锁死,只有在有权限人批准后,才能支付。过入的大于采购单的差额会由系统自动在存货成本与销售成本之间分配。若发票金额小于1元以上,则仍需手工更改采购采购订单使金额与发票金额一致,这样系统就会将差额自动在存货成本与销售成本之间进行分配,但这时系统不会有锁死该笔交易(因为已不必要)。
当存在退货给供应商的情况时,系统仍要求按上述顺序做相反的动作,此后结清GR/IR的发票校验用的供应商发票就是红字发票了(系统称之为货方凭证)。
4.3 SD销售与分销模块
与SD(销售)模块有关的帐务
第一步,当MM模块对外发货时,填好外向发货单,发货过帐后,则
借:商品销售成本(购销或代销)
贷:存货(受托代销商品)(此为系统自动产生的分录!)
第二步,当向顾客开出销售清单时(即BILLING),此非通常所说的开正式税务发票!
借:顾客(为系统产生的10位数号码,会自动过入至应收帐款的统驭科目,原理前述)
贷:商品销售收入
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此为系统自动产生的分录!)若货物售出后,顾客退货,则需做一个上述的反向动作!收到顾客退货时,称为反向发货。开出的销售清单为红字(称为贷方凭证)。系统同样会产生上述相反的分录。


五、SAP 零售模块存在的问题
5.1 代销的结算
对于代销的业务,SAP是按照GAAP(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来进行设计的,相关原文如下:
即,对于代销商品,受托人是不进行会计处理的,只在备查帐进行记录,以便于数量的控制。SAP的零售系统完全是按照此思路进行设计的。但中国的企业会计制度对于受托代销商品的核算且全然不是如此(具体参见《企业会计制度》说明)。因此,两者的差异较大,完全不适合中国的企业会计制度核算的要求,同时在税务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必须对代销的有核算尤其是结算应进行客户化的开发。一般在对于代销商品的核算进行设置时,在商品主数据中的评估组中设计了两个评估码,即前述的3100(购销)与3400(代销)。代码的不同,只是确定了不同的会计科目如库存商品、受托代销商品、GR/IR及代销GR/IR,但在与供应商的结算上,二者却是大不相同的。购销的结算是供应商直接与经销商的交易额进行结算,而
代销的结算则是根据代销商的商品代销清单来进行的,这样系统中的每一张采购单都不可能是立即结清的,而且对于数量众多的代销商品,系统如何选择未结清的采购单及单价,这些都是客户化开发中应当考虑及困难之处。
5.2 退货单价的确定(退还供应商)
这问题与上述相关,即对于代销商品退回给供应商时,系统应选用什么单价。如某些公司的蓝图设计,为所有未结清采购订单中的最早价。这是考虑到近年来,商品的采购价都呈下降之趋势。但系统客户化开发的过程中显示,对于最早价的选择,需用手工的方式进行。这样,当交易量大时,会降低作业效率,同时,手工操作难以确保有些标准是否会得到一致的执行。
5.3 分录借贷顺序
在SAP系统中,对于会计分录的顺序,不是完全按照借贷的顺序来显示,有时可能是贷借,虽然不会影响到整个分录的准确性,但似乎不符合会计核算的要求。希望将来的版本在这方面能有所改进。
5.4 收入的提早确认
从前述,我们可以看到,当存货发出时,系统就自动产生借:销售成本贷:存货。在做BILLING动作时,才产生借:客户贷:销售收入贷:应交税金。这种作法表明,SAP对于收入的确认是以发货为时点的,意味着发货就一定代表客户对货物的接受。虽然在现实交易中(零售业)确实有90%的可能在发货时就代表客户对该货物的接受。但更符合会计收入确认的作法是,应设置诸如“发出商品”的科目用于核算当对发出货物的客户接受性没有把握时的情景,待客户接受后,再将 “发出商品”转为销售成本。另外,BILLING的动作在后也有可能为用户有意迟延确认收入留下空间。
5.5 特殊期间较难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协调
在前述中说及,在SAP中会计期间可划为16个,即有4个特殊的会计期间用于对已结帐的总帐进行调整,基本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情况都能在4个特殊的会计期间处理,但对于退货的会计处理较难与会计准则要求的相吻合。因为,对于商品每到月末都要有一个关帐动作,即表明关帐后就不能对已关帐的前两个期间的存货业务进行调整。会计准则要求,对于上年度销售,会计报表发出之前发生的退货,应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作为过渡科目,然后再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结转至 “未分配利润”,再对当年度的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重新计算调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③。但由于SAP的商品月度间关帐已不可能将退货在以前月份调整,同时,退货时,当收至客户的退货,MM模块有个反向发货动作将产生,借:存货贷:销售成本(入帐价值为退货时的商品移动平均价),而不是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对顾客开出红字发票时,借:销售收入应交税金—增值税贷:客户(以当时的销售价),而不是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因此,在这一点,SAP较难与会计准则的有关要求相一致。
5.6 利用利润中心产生负债表
SAP的成本中心与利润中心使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得以有机结合!在每一个独立核算的会计主体中,每一个职能部门都是一个成本中心,如5个职能部门,则可以将其分为5个成本中心或2个成本中心,这可按管理部门的管理需求进行确定,但只可能有一个利润中心,即这个独立核算的会计主体。在SAP中,成本中心与利润中心是事先必须设定的。即,当我们在输入一个与费用有关的总帐分录时,如借:管理费用---工资贷:现金时,SAP就要求必须再对费用的所属部门进行再输入,如必须输入一个成本中心;对现金则必须输入一个利润中心。这是因为,当输入一个成本中心后,所有与该成本中心有关的金额都会得以汇集,然后这个成本中心会被分配至一个利润中心(成本中
心的主数据中设定),从而能从利润中心自动地产生管理用的某个独立核算会计主体的损益表。上述现金也被要求输入一个利润中心,是为了能产生一个与独立核算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当一个独立法人有二个以上的独立会计核算主体时,此功能就变得非常之好用!即该二个独立核算的会计主体不须再进行独立的会计核算了,只须分配好各自的成本中心与利润中心即可!在SAP中,独立会计核算的损益表是容易产生的,但要产生一个具有平衡关系的资产负债表较有一个难度!上述所说的要做到如现金,这可自动产生,但与总部之间的往来,就要通过月末手的方式输入部份分录以产生资产负债表。假设某法人有二个独立核算的门店,在传统的会计体系中,该法人的资产负债表上应有“拨付所属资金”的科目用以核算对两个门店之间的资金拨付关系,门店的资产负债表上应有“上级拨入资金”的科目与法人资负表相对应,当每月发生往来时,可通过该二科目进行核算或再加一个内部往来科目进行核算。月末时,法人报表应汇总再抵消“拨付所属资金”与“上级拨入资金”及相关的内部往来科目。但在SAP中,此时已不用如上所述进行核算了!如将某门店的装修费拨付门店时,原来的做法是:借:拨付所属资金贷:长期待摊费用,而 SAP直接在长期待摊费用下输入一个利润中心即能产生相应的某门店的会计报表。当然,对于一些往来及月末(或年末)实现的利润,则必须通过手工输入调整的分录以使门店产生资产负债表。但这样做法也有一个缺点:由于减少了传统会计的抵消内部往来的做法,当总部与门店之间的存货调拨在不加价的情况下,通过月末手工调整的方式是能实现门店的资产负债表。但总部对门店的货物调拨有加价的情况下⑤,就显得较难处理了。
5.7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在SAP 中,对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是采用公式的方式计算而出的。如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通过当年销售收入+应收帐款的期初数—应收帐款的期末数+预收帐款的期末数—预收帐款的期初数等公式计算而出,但是我们知道该公司对于企业的正常业务来说是有效的,但现代社会中,非货币性交易及债务重组的业务时有发生,这部份交易是不与现金流转有关的,但同样在减少诸如应收帐款的金额,故在利用公式来推导现金流量表时,尚需加入某些因素,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应为当年度产生的销售收入+应收帐款的期初数--应收帐款的期末数+预收帐款的期末数—预收帐款的期初数+当期收回前期核销的坏帐—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而减少的应收帐款—当期核销的坏帐,由于新增的因素在报表层次是如无法体现的(报表的应收帐款期末数是结果),故利用未调整前的公式计算出的现金流量表是不准确的。尚有现金流量表的某些项目是不能用公司来计算的,如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需根据有关科目分析确定等。因此,我们希望利用控制模块的某些道理来完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比如,在输入凭证时,初级成本要素被要求分配一个成本中心,实际上这成本中心是在归集有关初级成本要素及金额。那能不能在凭证输入时,凡与现金流动有关的金额都被分配一个现金流量表中的项目,如当借:现金1000贷:客户1000时,在行项目中现金应分配给“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现金”,又如当借:费用2000贷:现金2000,则在行项目中这2000元就应分配至“支付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现金”等,这样产生出来的现金流量将非常之准确,可信性将极高。


六、FI 财务会计-事务码
FB99 Check if Documents can be Archived 检查凭证是否可归档
FRCA Settlement calendar 结算日历
FSF1 Financial Calendar 会计日历
OBCZ C FI Maintain Table T021E C FI 维护表 T021E
OBF5 C FI maint. table T042OFI/T042OFIT C FI 维护表 T042OFI/T042OFIT
OBIA C FI maintain view cluster VC_TFAG C FI 维护视图簇VC_TFAG
OBIB Parameter transaction for V_TFAGM V_TFAGM 参数事务
OBW3 Instructions in payment transactions 付款业务中的指令
OBWR C FI Maintain Table FEDIWF1 C FI 维护表 FEDIWF1
OBF3 Bank selection, current setting 银行选择, 当前设置
F.04 G/L: Create Foreign Trade Report 总帐:对外贸易报表
F.0A G/L: FTR Report on Disk 总帐:磁盘上的FTR报表
F.0B G/L: Create Z2 to Z4 总帐:创建Z2到Z4
F.12 Advance Tax Return 税务预先申报
BERE Business Event Repository 业务事件资源库
BERP Business Processes 业务处理
BF01 Business Event Repository 业务事件资源库
BF02 Bus. Events: Assignment of app.comp. 业务事件: 应用程序组件分配
BF03 Business Event Repository: Overview 业务事件资源库: 总览
BF05 Process Interfaces 处理接口
BF06 Processes: Allocation of appl.comp. 处理: 应用程序组件分配
BF07 Process Interfaces: Overview 处理接口: 概览
BF11 Application areas 应用程序区域
BF12 Partners 业务伙伴
BF21 SAP Application Products SAP 应用产品
BF22 Business Framework: Partner Products 业务结构: 合作产品
BF23 Activate Partner Products 激活合作产品
BF24 Customer Products 客户产品
BF31 Application modules per Event 每一事件的应用模块
BF32 Partner Modules per Event 每一事件的合作模块
BF34 Customer Modules per Event 每一事件的客户模块
BF41 Application Modules per Process 每一处理的应用模块
BF42 Partner Modules per Process 每一处理的合作模块
BF44 Customer Modules per Process 每一处理的客户模块
BFST Attibutes for Selection of Events 事件选择的属性
FARY Table T061S 表 T061S
FARZ Table T061V 表 T061V
FIBF Maintenance Transaction for Open FI 未结 FI 维护交易
FIMN Call Additional Components (IMG) 调用附加组件(IMG)
FINF Info System Events 信息系统事件
FINP Info System Processes 信息系统处理
FOMN Call Additional Components (FDMN) 调用附加组件 (FDMN)
F.13 ABAP/4 Report: Automatic Clearing ABAP/4 程序: 自动结算
F.21 A/R: Open Items 应收帐:未清帐目
F.24 A/R: Interest for Days Overdue 应收帐:逾期利息
F.25 Bill of Exchange List 汇票清单
F.26 A/R: Balance Interest Calculation A/R: 余额利息计算
F.2A Calc.cust.int.on arr.: Post (w/o OI) 计算客户欠款利息:记帐(不带OI)
F.2B Calc.cust.int.on arr.: Post(with OI) 计算客户欠款利息:记帐(带OI)
F.2C Calc.cust.int.on arr.: w/o postings 计算客户欠款利息:不带记帐
F.2D Customrs: FI-SD mast.data comparison 客户:FI-SD主数据比较
F.44 A/P: Balance Interest Calculation 应付帐:余额利息计算
F.48 Vendors: FI-MM mast.data comparison 供应商:FI-MM 主数据比较
F.4A Calc.vend.int.on arr.: Post (w/o OI) 计算供应商欠款利息:记帐(不带OI)
F.4B Calc.vend.int.on arr.: Post(with OI) 计算供应商欠款利息:记帐(带未清项目)
F.4C Calc.vend.int.on arr.: w/o postings 计算供应商欠款利息:不记帐
F.70 Bill/Exchange Pmnt Request Dunning 汇票支付催款要求
F.71 DME with Disk: B/Excha. Presentation DME 软盘: B/Excha.提示
F.75 Extended Bill/Exchange Information 汇票信息
F.93 Maintain Bill Liability and Rem.Risk 维护票据负债和Rem.风险
F-03 Clear G/L Account 结算总分类帐科目
F110 Parameters for Automatic Payment 自动付款参数
F150 Dunning Run 催款执行
F-18 Payment with Printout 收付并打印输出
F-20 Reverse Bill Liability 冲销汇票债务
F-22 Enter Customer Invoice 输入客户发票
F-23 Return Bill of Exchange Pmt Request 退回汇票收付请求
F-25 Reverse Check/Bill of Exch. 冲销支票/汇票
F-26 Incoming Payments Fast Entry 进帐快速输入
F-27 Enter Customer Credit Memo 输入客户信贷通知
F-28 Post Incoming Payments 收款记帐
F-29 Post Customer Down Payment 客户预付订金记帐
F-30 Post with Clearing 结算记帐
F-31 Post Outgoing Payments 付款记帐
F-32 Clear Customer 结算客户
F-33 Post Bill of Exchange Usage 汇票用途记帐
F-34 Post Collection 托收记帐
F-35 Post Forfaiting 债权贴现记帐
F-36 Bill of Exchange Payment 汇票收付
F-37 Customer Down Payment Request 客户预付定金请求
F-38 Enter Statistical Posting 输入统计记帐
F-39 Clear Customer Down Payment 结算客户定金
F-40 Bill of Exchange Payment 汇票收付
F-41 Enter Vendor Credit Memo 输入供应商贷项通知
F-42 Enter Transfer Posting 输入结转过帐
F-43 Enter Vendor Invoice 输入供应商发票
F-44 Clear Vendor 结算供应商
F-46 Reverse Refinancing Acceptance 冲销重新筹措资金承兑
F-47 Down Payment Request 预付定金请求
F-48 Post Vendor Down Payment 供应商预付订金记帐
F-49 Customer Noted Item 客户标注项目
F-51 Post with Clearing 结算记帐
F-52 Post Incoming Payments 收款记帐
F-53 Post Outgoing Payments 付款记帐
F-54 Clear Vendor Down Payment 结算供应商预定金
F-55 Enter Statistical Posting 输入统计记帐
F-56 Reverse Statistical Posting 冲销统计记帐
F-57 Vendor Noted Item 供应商标记的项目
F-58 Payment with Printout 收付并打印输出
F-59 Payment Request 支付请求
F-63 Park Vendor Invoice 预制供应商发票
F-64 Park Customer Invoice 预制客户发票
F-65 Preliminary Posting 预记帐
F-66 Park Vendor Credit Memo 预制供应商贷项凭证
F-67 Park Customer Credit Memo 预制客户贷项凭证
FB05 Post with Clearing 结算记帐
FB10 Invoice/Credit Fast Entry 发票/贷项凭证快速输入
FB13 Release for Payments 收付下达
FB1D Clear Customer 结算客户
FB1K Clear Vendor 结算供应商
FBA1 Customer Down Payment Request 客户预付定金请求
FBA2 Post Customer Down Payment 客户预付订金记帐
FBA3 Clear Customer Down Payment 结算客户定金
FBA6 Vendor Down Payment Request 供应商的预付定金请求
FBA7 Post Vendor Down Payment 供应商预付订金记帐
FBA8 Clear Vendor Down Payment 结算供应商预定金
FBE1 Create Payment Advice 创建收付通知
FBE2 Change Payment Advice 更改收付通知书
FBE3 Display Payment Advice 显示收付通知
FBE6 Delete Payment Advice 删除收付通知
FBE7 Add to Payment Advice Account 加上收付通知帐户
FBL1 Display Vendor Line Items 显示供应商单项
FBL2 Change Vendor Line Items 更改供应商行项目
FBL5 Display Customer Line Items 显示客户单项
FBL6 Change Customer Line Items 更改客户单项
FBP1 Enter Payment Request 输入收付请求
FBRA Reset Cleared Items 重置已结清项目
FBV0 Post Parked Document 预制的凭证记帐
FBV1 Park Document 暂存凭证
FBV2 Change Parked Document 更改暂存凭证
FBV3 Display Parked Document 显示暂存凭证
FBV4 Change Parked Document (Header) 更改预制的凭证(标题)
FBV5 Document Changes of Parked Documents 暂存凭证的凭证更改
FBV6 Parked Document $ 暂存凭证$
FBVB Post Parked Document 预制的凭证记帐
FBW1 Enter Bill of Exchange Pmnt Request 输入汇票收付请求
FBW2 Post Bill of Exch.acc.to Pmt Request 汇票科目的收付请求记帐
FBW3 Post Bill of Exchange Usage 汇票用途记帐
FBW4 Reverse Bill Liability 冲销汇票债务
FBW5 Customer Check/Bill of Exchange 客户支票/汇票
FBW6 Vendor Check/Bill of Exchange 供货商支票/汇票
FBWD Returned bills of exchange payable 退回应付汇票
FBWE Bill/Exch.Presentatn - International 汇票呈现 - 国际的
FBZ0 Display/Edit Payment Proposal 显示/编辑收付建议
FBZ1 Post Incoming Payments 收款记帐
FBZ2 Post Outgoing Payments 付款记帐
FBZ3 Incoming Payments Fast Entry 进帐快速输入
FBZ4 Payment with Printout 收付并打印输出
FBZ5 Print Check For Payment Document 打印收付凭证支票
FBZ8 Display Payment Run 显示收付运行
FBZA Display Pmnt Program Configuration 显示收付程序配置
FBZP Maintain Pmnt Program Configuration 维护收付程序设置
FCH1 Display Check Information 显示支票信息
FCH2 Display Payment Document Checks 显示收付凭证支票
FCH3 Void Checks 注销的支票
FCH4 Renumber Checks 重编支票号码
FCH5 Create Check Information


七、备注
Implementation Guide (IMG) 是SAP系统的配置工具,它可按你公司的要求配置SAP系统以适合你公司的要求。有三种类型的IMG,分别是:
SAP Reference IMG,可在这里配置SAP系统的所有功能。
Project IMGs,它基于Rrference IMG,可为某个项目进行单独配置,比如我们可建立一个FI的Project IMGs,方便配置。
Project view IMGs,在Project IMGs里的Project views里设置,在Project IMGs里再建立一个视图,把一些配置选项添加到该视图里。通过这样一层层的分工,就可把Reference IMG里的配置分配给不同的人员进行维护。我们可为不同版本的SAP系统建立IMG,如4.0x,4.5x。这种IMG叫做版本相关IMG。通过 “help”--“Release notes”菜单可显示各个SAP发布版的区别。我们可用事务码“spro”来进入SAP Reference IMG。使用“spro_admin”进入project IMGs。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

1、变现能力比率
2、资産管理比率
3、负债比率
4、盈利能力比率
5、现金流量分析



1、变现能力比率

变现能力是企业産生现金的能力,它取决於可以在近期转变爲现金的流动资産的多少。

(1)流动比率

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産合计 / 流动负债合计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2

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産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分析提示:低於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産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动比率

公式 :速动比率=(流动资産合计-存货)/ 流动负债合计

保守速动比率=0.8(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 流动负债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

意义: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因爲流动资産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産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低於1

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爲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变现能力分析总提示:

(1)增加变现能力的因素:可以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産;偿债能力的声誉。

(2)减弱变现能力的因素: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或有负债。

2、资産管理比率

(1)存货周转率

公式: 存货周转率=産品销售成本 /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3

意义:存货的周转率是存货周转速度的主要指标。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爲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2)存货周转天数

公式: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産品销售成本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20

意义: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産到销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数。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爲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3)应收账款周转率

定义:指定的分析期间内应收账款转爲现金的平均次数。

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3

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定义: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爲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公式: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 / 应收账款周转率

=(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 産品销售收入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00

意义: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5)营业周期

公式: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360}/産品销售成本+{[(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360}/産品销售收入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200

意义:营业周期是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爲止的时间。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短,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营业周期长,说明资金周转速度慢。

分析提示:营业周期,一般应结合存货周转情况和应收账款周转情况一并分析。营业周期的长短,不仅体现企业的资産管理水平,还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6)流动资産周转率

公式:流动资産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流动资産+期末流动资産)/2]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

意义:流动资産周转率反映流动资産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越快,会相对节约流动资産,相当於扩大资産的投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延缓周转速度,需补充流动资産叁加周转,形成资産的浪费,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分析提示: 流动资産周转率要结合存货、应收账款一并进行分析,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结合在一起使用,可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7)总资産周转率

公式:总资産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资産总额+期末资産总额)/2]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8

意义:该项指标反映总资産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说明销售能力越强。企业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方法,加速资産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分析提示:总资産周转指标用於衡量企业运用资産赚取利润的能力。经常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一起使用,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3、负债比率

负债比率是反映债务和资産、净资産关系的比率。它反映企业偿付到期长期债务的能力。

(1)资産负债比率

公式:资産负债率=(负债总额 / 资産总额)*100%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7

意义:反映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该指标也被称爲举债经营比率。

分析提示:负债比率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获取利润的能力也越强。如果企业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导致资産负债率特别高,偿债风险就应该特别注意了。

资産负债率在60%─70%,比较合理、稳健;达到85%及以上时,应视爲发出预警信号,企业应提起足够的注意。

(2)産权比率

公式:産权比率=(负债总额 /股东权益)*100%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2

意义:反映债权人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比例。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稳定。同时也表明债权人投入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

分析提示:一般说来,産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産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从股东来说,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举债,可以将损失和风险转移给债权人;在经济繁荣时期,举债经营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在经济萎缩时期,少借债可以减少利息负担和财务风险。

(3)有形净值债务率

公式: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産净值)]*100%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5

意义:産权比率指标的延伸,更爲谨慎、保守地反映在企业清算时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不考虑无形资産包括商誉、商标、专利权以及非专利技术等的价值,它们不一定能用来还债,爲谨慎起见,一律视爲不能偿债。

分析提示:从长期偿债能力看,较低的比率说明企业有良好的偿债能力,举债规模正常。

(4)已获利息倍数

公式: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 / 利息费用

=(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

通常也可用近似公式:

已获利息倍数=(利润总额+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2.5

意义:企业经营业务收益与利息费用的比率,用以衡量企业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也叫利息保障倍数。只要已获利息倍数足够大,企业就有充足的能力偿付利息。

分析提示:企业要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才能保证负担得起资本化利息。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债务利息压力越小。

4、盈利能力比率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不论是投资人还是债务人,都非常关心这个专案。在分析盈利能力时,应当排除证券买卖等非正常专案、已经或将要停止的营业专案、重大事故或法律更改等特别专案、会计政策和财务制度变更带来的累积影响数等因素。

(1) 销售净利率

公式:销售净利率=净利润 / 销售收入*100%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1

意义:该指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是多少。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分析提示: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必须要相应获取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销售净利率可以分解成爲销售毛利率、销售税金率、销售成本率、销售期间费用率等指标进行分析。

(2)销售毛利率

公式: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100%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15

意义:表示每一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後,有多少钱可以用於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

分析提示:销售毛利率是企业是销售净利率的最初基础,没有足够大的销售毛利率便不能形成盈利。企业可以按期分析销售毛利率,据以对企业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的发生及配比情况作出判断。

(3)资産净利率(总资産报酬率)

公式:资産净利率=净利润/ [(期初资産总额+期末资産总额)/2]*100%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意义:把企业一定期间的净利润与企业的资産相比较,表明企业资産的综合利用效果。指标越高,表明资産的利用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

分析提示:资産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指标。净利的多少与企业的资産的多少、资産的结构、经营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资産净利率高低的原因有:産品的价格、单位産品成本的高低、産品的産量和销售的数量、资金占用量的大小。可以结合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来分析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4)净资産收益率(权益报酬率)

公式:净资産收益率=净利润/ [(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100%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08

意义:净资産收益率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也叫净值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最重要的财务比率。

分析提示:杜邦分析体系可以将这一指标分解成相联系的多种因素,进一步剖析影响所有者权益报酬的各个方面。如资産周转率、销售利润率、权益乘数。另外,在使用该指标时,还应结合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待摊费用”进行分析。

5、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第一,提供本企业现金流量的实际情况;第二,有助於评价本期收益质量,第三,有助於评价企业的财务弹性,第四,有助於评价企业的流动性;第五,用於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流动性分析

流动性分析是将资産迅速转变爲现金的能力。

(1) 现金到期债务比

公式: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本期到期的债务

本期到期债务=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应付票据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5

意义:以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与本期到期的债务比较,可以体现企业的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分析提示:企业能够用来偿还债务的除借新债还旧债外,一般应当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才能还债。

(2)现金流动负债比

公式:现金流动负债比=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期末流动负债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5

意义:反映经营活动産生的现金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

分析提示:企业能够用来偿还债务的除借新债还旧债外,一般应当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才能还债。

(3)现金债务总额比

公式: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期末负债总额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25

意义:企业能够用来偿还债务的除借新债还旧债外,一般应当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才能还债。

分析提示:计算结果要与过去比较,与同业比较才能确定高与低。这个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这个比率同时也体现企业的最大付息能力。

获取现金的能力

(1) 销售现金比率

公式: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销售额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2

意义:反映每元销售得到的净现金流入量,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计算结果要与过去比,与同业比才能确定高与低。这个比率越高,企业的收入质量越好,资金利用效果越好。

(2)每股营业现金流量

公式:每股营业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普通股股数

普通股股数由企业根据实际股数填列。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意义:反映每股经营所得到的净现金,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该指标反映企业最大分派现金股利的能力。超过此限,就要借款分红。

(3)全部资産现金回收率

公式:全部资産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期末资産总额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06

意义:说明企业资産産生现金的能力,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把上述指标求倒数,则可以分析,全部资産用经营活动现金回收,需要的期间长短。因此,这个指标体现了企业资産回收的含义。回收期越短,说明资産获现能力越强。

财务弹性分析

(1) 现金满足投资比率

公式: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近五年累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同期内的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8

取数方法:近五年累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应指前五年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之和;同期内的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也从现金流量表相关栏目取数,均取近五年的平均数;

资本支出,从购建固定资産、无形资産和其他长期资産所支付的现金专案中取数;

存货增加,从现金流量表附表中取数。取存货的减少栏的相反数即存货的增加;现金股利,从现金流量表的主表中,分配利润或股利所支付的现金专案取数。如果实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该专案爲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则取数方式爲:主表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专案减去附表中财务费用。

意义:说明企业经营産生的现金满足资本支出、存货增加和发放现金股利的能力,其值越大越好。比率越大,资金自给率越高。

分析提示:达到1,说明企业可以用经营获取的现金满足企业扩充所需资金;若小於1,则说明企业部分资金要靠外部融资来补充。

(2)现金股利保障倍数

公式: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流量 / 每股现金股利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现金股利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2

意义:该比率越大,说明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越强,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分析结果可以与同业比较,与企业过去比较。

(3)营运指数

公式:营运指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经营应得现金

其中: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活动净收益+ 非付现费用

=净利润 - 投资收益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 本期提取的折旧+无形资産摊销 + 待摊费用摊销 + 递延资産摊销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0.9

意义:分析会计收益和现金净流量的比例关系,评价收益质量。

分析提示:接近1,说明企业可以用经营获取的现金与其应获现金相当,收益质量高;若小於1,则说明企业的收益质量不够好。

Archives

1990年1月15日   2007年1月14日   2007年1月15日   2007年1月16日   2007年1月17日   2007年1月18日   2007年1月19日   2007年1月20日   2007年1月22日   2007年1月23日   2007年1月24日   2007年1月25日   2007年1月26日   2007年1月27日   2007年1月29日   2007年1月30日   2007年1月31日   2007年2月1日   2007年2月2日   2007年2月3日   2007年3月13日   2007年5月15日   2007年5月16日   2007年6月2日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